沈宁笑道:“你里正爷爷送来的,让咱们腌萝卜条回头卖。”
酸甜口的萝卜条时间短,六七天就好了,而且这种东西便宜,下得快,回头又可以反复腌制。
限制就是萝卜来源,没有萝卜就不能再卖了。
沈宁之前给高里正尝过萝卜条,高里正说好吃爽口,让她多做些回头往县城送。
他亲自联系了一大车萝卜送过来,又送来大小不等的几十个坛子,预备腌萝卜条加做腐乳的。
如今那几十个坛子在沈宁家应该是院墙的地方堆了几排,给沈宁勾得眼神止不住地往那里飘。
妈呀,大大小小几十个坛子,壮观!
她想做几种萝卜小菜,蓑衣萝卜、晒萝卜皮和萝卜头、腌萝卜条。
各有各的优点,全都好吃。
而且顶点都不能浪费,萝卜徐徐都给晒进去。
萝卜缨子当然也不能浪费,清洗干净挂起来晒半干,然后切碎装进坛子里,撒上盐,拌上葱碎姜末,密封七八天就是酸菜了。
回头炒肉末啊,卷煎饼啊,做下粥小菜啊,那都是很好吃的。
沈宁现在没钱,物资也不富裕,吃食基本都是就地取材的,地里有什么就做什么,人家给什么就做什么。
反正甭管什么都不待浪费的。
这一上午她就领着裴母和小珍珠洗萝卜、切萝卜、洗坛子、晾晒坛子。
一边干活儿,思绪也忍不住往小鹤年那里飘,猜猜阿年在书肆和小谢公子说什么、干什么。
到了晌饭时间,沈宁和裴母一边做饭,又忍不住聊聊阿年在书肆和小谢公子吃得咋样?
小谢公子伙食肯定很好,阿年带的就是家常饭,估计俩人会一起吃。
沈宁:“明儿是不是给阿年做大米饭带着呢?”
她给阿年做心理疏导一套一套的,轮到自己又怕午饭太寒酸,会不会导致阿年自卑。
小时候她读书带饭,有些同学就喜欢攀比,笑话别人穿的差,吃得差。
小少爷看起来人很好,不会这样,那来年阿年去学堂呢?
学堂那些捧高踩低的就一定会。
裴母笑道:“我看小谢公子挺喜欢吃你做的煎饼,大米饭估计反而吃腻了。”
沈宁:“萧先生和小谢公子真是……好人啊。”
她原本想说是这个时代的异类,竟然不嫌贫爱富,愿意提携穷孩子。
裴母和小珍珠也很赞同这个观点。
下午她们继续和萝卜开会,看看日头沈宁想去接儿子,裴父却比她还积极。
他把自己手脚洗刷干净,特意换了干净衣服。
他在这里干活儿,裴母就帮他洗衣服、缝缝补补。
他觉得阿年读书他这个爷爷当然要出力。
当年老大读书,爷爷就全程照顾。
沈宁就没和公爹抢,她知道他疼孩子的心意。
下午四点多,日头还老高呢,小鹤年就跟小少爷告辞。
他这是遵循学堂放学时间,裴端就这个时间下学,所以阿年知道。
小少爷虽然有些依依不舍,却也没露出异样,起身看了看旁边的更漏,“的确到下学时间了。”
他走到窗口往外看了一眼,就见阿年的爷爷正推着独轮车等在外面呢。
那个车子很好玩儿,小少爷也想推推、坐坐,但是不好意思。
小鹤年跟小少爷再见,小少爷下意识就要送他。
小鹤年:“师兄,留步吧,我自己下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