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别跟着裴二郎了,跟着他吧。
张瓦匠看儿子那志得意满的样子,知道自己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儿子不愿意听话了。
本来也是,不管当儿子还是当徒弟总要出师,一直被老父亲压着谁也不舒服。
且让他去试试吧,万一……儿子手艺比自己好,就成了呢?
于是郑氏得意洋洋地领着张大几个回去大张旗鼓地开工了。
反正她也提前准备了材料的。
宋福瑞得到消息立刻跟裴长青说。
裴长青压根儿不介意,“正常,这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别的瓦匠很快就能琢磨明白。咱不管他们,只管把手头的活儿做好。”
明儿他和王大又能给两家开屋顶砌烟囱,只要他们做好,后面的活儿就又快又轻松。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要求主家把青砖土坯石灰等备好搬到院子里去,如果放得老远让他们自己搬运,那对不起,得给往后排,先给方便的人家盘。
即便你说可以多算两天工,我们也不耽误这个功夫,不能为两天钱坏了口碑。
傍晚时分裴长青他们陆续回到家里。
陶族长家的布局跟高里正家差不多,所以裴大柱三人使使劲今儿就把炕给盘好了。
明儿他们会一起去镇上。
裴长青又给他们开个小会,交换一下意见,总结一下经验,看看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王大肯定要当队长,高木头也差不多,张本力还得再练两次。
裴铁牛身体问题,裴长青禁止他从事危险工种,不让上房。
裴大民和裴大根也得再练练开屋顶砌烟囱的手艺,这兄弟俩问题有点复杂,裴长青反而更看好裴大柱当队长。
天冷,沈宁熬了一锅姜汤,一人一碗给他们喝掉。
煮过的姜也不浪费,捞出来明儿做菜再放进去就吃掉了。
这时候高里正和高老大、高三郎也回来了。
高里正要和沈宁说事儿,就让俩儿子先回家跟陶氏说一声。
沈宁让高里正赶紧上炕热乎,又给端了一大碗姜茶,加块糖进去。
高里正先啜了几口热姜茶,暖暖身子,笑道:“阿宁,腌白菜也大受欢迎呀,大家都要。现在做一波,冬白菜收了再做一波,够他们吃到来年春天的。”
他亲身体会,腌白菜、酸萝卜、腐乳这些小菜比大鱼大肉更勾人。
这么说吧,他不是顿顿要吃大鱼大肉,但是甭管早中午只要吃饭都想就点小菜。
所以这三样小菜都很受欢迎。
他喜滋滋地告诉沈宁这一趟老顾客又给介绍了三家新客户。
靳老爹给介绍了东山寺的生意,以后给他们提供豆制品做素斋。
东山寺的进货量不小,尤其赶上什么庙会的话素斋销量暴增。
他们目前的客户都是这样老带新介绍来的,根本没用自己费劲推广。
这时候熟人经济更好用。
沈宁将这些信息都分门别类记下来,“里正伯放心,我会根据客户情况增加生产。”
看来现有人手又不够了,她得再从村里找几个勤快干净不多嘴多舌的妇女。
另外天冷起来,也不能在外面做活儿,得搬到屋里来。
谭家那三间屋子正合用。
她得再去跟人家说说,给租金也行。
另外也要裴长青给那边屋里盘上锅灶和火炕,这样冬天才能取暖。
高里正:“阿宁,这些都要的,你只管安排。我把这一次拿到的货款都放你这里,需要添置什么你只管花。”
最初投入的资金都是他出的,后来货款一笔笔回来,再投入就是这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