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儿猛点头,他早就发现这个秘密了,自家的饭没滋味儿,别人家的饭,哪怕禚伯伯家的饭也更好吃。
在自己家吃肉不稀罕,去别人家吃个面疙瘩也觉得香甜。
看沈宁过来,宋福瑞把煎饼果子塞进嘴里,又灌了一大口豆浆。
沈宁笑道:“你慢点吃,不着急。”
她转身对小鹤年道:“阿年,你的学生们来了。”
大丫二丫走了,可乡村扫盲班现在还有好几个主动过来的小学生呢。
林木匠和贾木匠的俩孙子,一个五岁,一个六岁,正是娇气的年纪,要说启蒙都有点小。
但是小孩子也神奇,在爹娘爷奶手里娇气得不行,到了陌生地方跟着别的哥哥姐姐玩儿,一个个又乖又懂事,争先恐后表现自己多乖,生怕哥哥姐姐嫌弃自己不带自己玩儿。
毕竟在外面他们也没人可以撒娇耍赖,爷爷也得听另外一个爷爷的呢。
所以俩小豆丁竟然也能跟着好好学拼音和数字。
另外还有村里几个小孩子,是听二蛋宣跟着来的,学了几天,已经像模像样了。
他们学得特别认真。
不知道为什么,小鹤年总觉得他们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好像带着什么使命感。
他问过,却又没发现什么,也就随便了。
小孩子们嘴巴却又严实,不能说,说了该没肉吃了!
以前大人总说小孩子傻、蠢、笨、毛手毛脚什么的,只有豆腐娘子总是夸“小孩子学东西快”,“小孩子聪明机灵”,给了小孩子们很多正面评价。
小孩子们听了越发感动骄傲,甚至油然升起一种使命感——不愧是他们信的豆腐娘娘,她不认识他们,就夸他们,说他们好话!
他们一定要好好表现!做乖孩子!
二蛋说豆腐娘子家的阿年教人识字,小孩子大人都可以学,他们瞬间斗志昂扬,要把大人们比下去,以此证明豆腐娘娘说得对——小孩子就是聪明,学东西比大人快!
事实证明,他们的确比裴大柱等人快……快得多。
沈宁就背着大人夸他们,“你们好会背书啊,你们好适合学识字啊,你们简直就是为读书识字算账而生的啊,小小年纪就学得如此快,大了还了得?个个都得是大掌柜,大账房!”
年纪没上两位的孩子哪里顶得住她这嘴啊,个个被夸得醉了一样,更是打了鸡血学习。
阿年在就跟着阿年学,阿年不在就跟着二蛋学,二蛋忙就自学。
总之十以内的加减法已经不需要数手指头了。
就是这么厉害。
他们上课特别积极,反正现在天冷没有青草了,也不需要他们再去割草,知道阿年在家,当然吃过早饭就要来学习呀。
阿年领着他们去一个草棚子学习,那里有石板,还有拼音挂图。
这是昨天小少爷和他一起绘制的拼音挂图,一大一小,小的给二丫带去县里,大的放在这里每天学习。
班长珍珠和她的助手宝儿自然也要一起去上课的。
很快草棚子里就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就是听着和别家学堂的读书声不一样。
人家背诵什么“天地玄黄”,他们却是“2+5=7”,什么“豆,dou,腐,fu”。
宋福瑞听得新奇,“二嫂,阿年和珍珠这是干啥呢?”
沈宁笑道:“学习呢,小少爷他们研究的简便识字方法,没文化基础的乡下孩子都可以学,很方便的,宝儿已经会了,你也要学起来,别拖后腿。”
宋福瑞:“……”
啥?我给儿子拖后腿?不可能!
他当即就掏出账册,又拖过钱箱子,里面银子和铜钱叮叮当当作响,以此证明他的能耐。
就很骄傲!
沈宁和裴母就笑。
沈宁把他的账册拿过来翻了翻,越看脸越黑,这、这……
真是地铁老人看手机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