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村几个汉子过来背自己残疾的父亲或者兄弟。
他们穿着厚厚的垫了鸡毛的蒲草棉鞋,头上戴着斗笠,却带了雨布给残疾编匠裹着。
原本这些残疾汉子在家里不受待见,也并非家人有意嫌弃,毕竟不能下地劳作,甚至不能帮忙做家务,只能吃白饭,谁家也养不起。
现在他们在裴父这里编席,一天能赚20文,东家还管喝一大碗骨头汤,地窨子里暖和冻不着,晌午还给扶上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过得相当不错,脸上都见长肉呢。
有那明白人就先给他做棉鞋、加厚棉衣,总不能让他穿得单薄破烂地过来编席。
东家给喝肉汤,却不会给发棉衣,若是穿得太单薄,东家看着可怜会让他在家歇着,等来年暖和再过来编的。
所以不管是真心为他们着想,还是为了让他们继续来编席赚钱,反正家里对他们比从前多了几分关心。
以前棉衣没一件儿,现在吃得饱穿得暖,来去都接送。
原本死气沉沉在家里熬日子的残疾汉子这会儿也有了活力,临走时候朝着裴父挥手,“东家,怪冷的,你也赶紧进屋吧。”
东家就是心善,每次收工都给他们送到路口。
裴父摆摆手,“下雪,宁愿慢点儿,也稳当着啊。”
接人的汉子大声道:“裴老爹,放心吧,俺们晓得呢。”
裴父送走几个残疾汉子,转身冒雪回家。
裴长青巡逻一圈回来,“爹,吃饺子了。”
裴父笑道:“哎,走,家去,吃饺子。”
西院儿屋里亮堂堂的,堂屋点了两盏油灯,西间和东间也都点了油灯。
这搁以前简直不敢想象,要知道以前他们顶多拢个火堆照亮,冬天不方便就拢个火盆,烧完就上床睡觉,打死舍不得点灯的。
现在,点,点得亮堂堂的,暖融融的。
照着每个人的笑脸都格外喜庆好看。
裴母对阿鹏和谭秀道:“下大雪呢,路上不好走,你们也都住下,挤挤就行。”
水嬷嬷道:“棚子里不是有板子嘛,在堂屋搭个临时床铺,也能睡几个人。”
沈宁也欢迎,晚上让孩子们去她那屋睡,其他人就和裴母他们挤一挤,挤不下的就搭个临时床。
小伙子们火力旺,不怕冷,挤在一起睡得香。
白胖的饺子出锅,一盖垫一盖垫地端上炕。
冬天冷,他们都在炕上吃饭。
吃饺子也不用饭桌,直接守着盖垫一人一个碗,倒点蘸汁直接吃。
小珍珠和宝儿捣了一蒜臼子蒜泥,倒了酱油和香油,做成香喷喷的蒜泥儿。
小鹤年和小少爷做了姜醋酱汁,倒点香醋,吃起来清爽可口。
小珍珠:“蒜泥和羊肉饺子绝配!”
宝儿:“绝配!”
说完他瞅陈琦,你咋不说?
陈琦抿了抿唇,似乎在努力克服幼稚的羞耻感,而后:“绝配!”
宝儿:“嘿嘿,对!”
小珍珠把水嬷嬷和宫嬷嬷包的元宝状的漂亮饺子咬开一个口,然后灌一下蒜泥,再嗷呜一大口,“真香!”
小少爷关切道:“珍珠,小心辣。”
沈姨收了一批紫色的独头蒜,吃起来香,但是也辣。
果然,小珍珠下一秒脸就红了,确实辣得很。
陈琦立刻把凉在一边的饺子汤端给她。
小珍珠咕咚喝光,“真辣。”
小鹤年:“娘,变蛋为什么会有松花纹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