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驿南边是沈庄,北边是庞庄,旁边还有三处民间客栈,另有几处宅子。
庞老爷的别院就在此处,三进院落,带着东西跨院,十分宽敞。
他在桃源县做着好几个行当的大生意,时常坐船北上南下的,运河边儿有宅子相当方便。
除了自己住,还可以借给出门的亲朋甚至租给有钱商贾应急。
不过最近这座大别院被人租走了。
租借的人姓顾,早年在京城救过他一命,好大的人情呢,所以他愿意白给恩人使。
可恩人不肯,非要租赁,他就象征性地收一点,又请恩人吃顿饭,劳烦在京城多看顾一下他的货栈和铺子,免得被人使坏。
恩人同意了,还把他的粗使婆子、厨子厨娘给留下,另外还给他留了一个小院儿自用。
庞老爷知道恩人身份不一般,可不敢随便过去住,即便出门非得住一宿,他也有别处住去呢。
而顾千里他们租了房,又置办上相应的生活用品,不过等了两日皇庄那边第一批小太监便在锦衣卫的护送下乘船南下,到了桃源驿。
一共15个小太监,30个锦衣卫。
顾千里把锦衣卫和小太监混合在一起,分成四个班,小德子他们各负责一个。
逄百户和葛百户有点蒙,特意找顾千里确认。
“大人,我等也学?”
他们不是护送小太监来学什么秘密识字法的马?怎么锦衣卫也学?
顾千里正在写信,斜睨他们一眼,“你们不学,怎么想陛下之所想,急陛下之所急?若是小太监路上发生状况,难不成你们直接灰溜溜地原路返回?”
为什么一个小太监派俩锦衣卫?
只是保护?
当然是防备小太监出了意外,锦衣卫顶上啊。
你们总不会以为自己只能打打杀杀吧?
那还真是。
逄百户和葛百户都是大老粗,别看是俩百户,也并没有识很多字,只是将将够用。
两人对视一眼,“大人,他们可以,我们俩……”
他们俩都三十多了,还学这个,总觉得很羞耻。
顾千里哼了一声,“我都要学,你们学是丢身份还是丢面子?”
一听顾大人还得学,两人立刻闭嘴了,行礼,“大人,没事儿了。”
顾千里摆摆手,“去给他们安排安排,讲讲学这个的重要性,能不能受到提拔重用,就看这趟任务了。”
两人立刻领命去安排。
很快同来的锦衣卫们唉声叹气起来,他们当中有几个识字的,大部分识字水平不高,还有三四个是完全不识字的。
锦衣卫成立之初,选拔严格,除了一定的军事素养,也要有文化水平,可经过百年的拉扯,再严格的精英队伍也会变得稀松甚至垮掉。
曾经的赳赳老秦,曾经的蒙古骑兵,最后都不可避免地没落。
锦衣卫自然也如此。
除了出身士人阶层或者高级军官家庭,底层出身的锦衣卫也是不识字者居多。
顾千里很想趁机整顿一下自己的下属,提高他们的素养,争取真的咸鱼翻身,为皇帝所依仗、器重。
逄百户:“叫什么叫,千户大人都要学,难道你们比千户大人还英明?”
下面瞬间鸦雀无声了。
学还不行么。
顾千里都没给他们适应熟悉的时间,更不会让他们出去逛逛或者走亲访友什么的,直接就进入紧张的学习中。
识字的锦衣卫也分开,重新组合。
不识字的正好,趁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