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他还给这家人带了信呢。
所以他要叨扰了。
他亲切地跟裴长青、沈宁打招呼,“不要紧张,我和萧先生日日见面,关系好得很,他和谢小公子时常说起你们,咱家对你们不陌生,你们也不必畏惧于我。”
说着将萧先生给几人的信拿出来。
裴长青双手接过,“谢张公公。”
小珍珠和小鹤年眼巴巴瞅着,没有他们的吗?
张公公没忽略他俩的眼神儿,笑道:“那边儿有一个箱子,有陛下赏赐之物,还有萧先生和小谢公子送给你们的礼物。”
俩孩子瞬间高兴起来,眉眼弯弯。
信也藏在里面吧?
阿恒肯定跟他们玩寻宝游戏啦!
沈宁:“张公公和诸位大人奔劳劳累,实在是辛苦,别在院子里吹冷风了,快进屋上炕热乎一下吧。”
张公公几人肯定是坐船到桃源又坐马车过来的,桃源知县陪同过来,那曾大人可是在东边儿,是专门去接张公公的?
他们只怕昨儿或者前儿就去迎接了吧,也不提前告知自家,也好让自家有个准备呀。
沈宁隐晦地给了陆裕一个眼神儿。
陆裕接收到沈宁的眼神儿,笑了笑,悄悄给她拱手,表示回头解释。
沈宁请他一起进屋,他却道:“弟妹和二郎只管进屋招待贵客,我帮你们招待其他人。”
除了张公公和两位知县大人,另外还有随从和差役呢。
为了赶时间,张公公轻车简从,带着一名太监和两名兼脚夫的锦衣卫。
他们在桃源县下船,跟桃源县衙借车,许知县这个年受府衙影响也没过好,听闻是表彰邻县那位掀起府衙严打之风的沈氏,还是他们桃源人士,他便带四个差役一路护送,主要目的是过来看看。
路上他派人快马加鞭给曾知县送信,前天夜里曾知县便和陆典史带着四名差役连夜赶过去,自然没时间给沈宁和裴长青送信。
昨儿他们在路上跟张公公等人会合,一同前往龙庙镇。
夜里休整一夜,今儿上午便一同来颁旨。
也是快到豆腐村的时候才摆上依仗、敲锣打鼓的。
陆裕和曾知县也想给裴长青他们个惊喜,所以昨夜在龙庙镇也没派人来通知一声。
今儿就替他们俩招待客人。
沈宁想请其他人去西间,随张公公来的太监却不肯,就在堂屋落座,等着听张公公吩咐。
护卫和其他差役更不肯进屋上炕。
若是自己来执行公务就罢了,今儿皇帝跟前的张公公和两位知县大人在上,他们哪敢啊。
裴长青就请他们去东院儿的草棚子。
初六开工以后他们把东院儿的草棚子又修缮了一下,村里人给挂了新草帘子,瞅着别有意境。
这会儿都正月底了,也没那么冷。
众人纷纷给裴长青拱手,“裴二郎,快去招待贵客吧,不用管我们。”
这时候高里正带着高老二拎了鸡鸭和鸡蛋过来,他悄悄问裴长青:“二郎,再杀头猪呀?”
裴长青:“里正伯,不用,阿宁说家里还有不少肉呢。”
过年收了太多猪肉,自家也杀了猪,吃不完有的冻起来有的做成熏肉。
现在天气渐暖,肉要冻不住了,正好都拿出来吃掉。
说两句裴长青又赶紧进屋招待张公公和两位知县大人。
今年收了不少年礼,里面也有好茶,这会儿正好拿出来待客。
沈宁先一人给盛了一碗甜汤,水嬷嬷每天都炖一锅银耳红枣羹,一早起来就用砂锅炖上,上午下午的谁爱喝就喝一碗。
沈宁想让裴父和裴母也过去露露脸,结果两位老人根本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