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他还挺着急的。
小鹤年老神在在,如今那气定神闲的劲儿比裴长青像爹。
裴长青没忍住,伸出修长的手指在他脑袋上戳一下,把小鹤年一指头就戳倒在了炕上。
你爹我力气总归还是你爹的!
小鹤年:“……”
陈琦:“……”
裴长青哈哈大笑,然后就看着裴大伯三位长辈进来。
“二郎,没打扰你们读书吧?”
裴大伯等人现在可不敢主动打扰裴长青了,就等着他考秀才考举人呢。
裴长青笑着让他们进屋,闲聊几句。
裴大伯却不闲聊,直奔主题,表示想买牲口,找裴长青一起合伙儿。
种地的话,肯定买牛最好,力气大,水田旱地都行,一头牛就能拉动犁铧。
但是跑运输骡子更合适,力气大,耐力久,比牛走得可快。
他们是大人不想做选择,想都要,只是一家也就能买一头牲口,得两家合伙儿。
裴长青笑道:“我和阿宁也商量买牲口呢,现在出门多了,得有头骡子,牛除了耕地平时也能往镇上送货。”
裴大伯:“二郎,那你家买骡子好了,牛我家买,你三叔四叔合伙再买一头骡子和牛。这骡子种地的时候就种地,不种地的时候租给里正他们拉货嘛,几年下来就白得一头骡子了,牛就给作坊送货使。”
高里正家虽然买了几头骡子,还拉上陶家一起,可运输队还是缺骡子。
他不是没钱买骡子,他是养不起,牲口多太能吃。
沈宁给他出主意让他不要自己买太多牲口,可以发动村里人试试。
牲口分散养,比一家养压力小。
裴长青:“大伯,那这样我可占你们便宜,我家出门多,用骡子多,你们一年用不上几回。牛的话阿宁肯定不白用你们的,会给租钱。”
几人纷纷道:“二郎你和我们外道啥?你买骡子你就出门用,耕地我们也能帮衬,牛闲着就给作坊送货,说啥租不租的,外道。”
平时阿宁和二郎对他们多少照顾呢,自家都没回报的机会。
裴长青也没拒绝,毕竟一个家族要想一起进步,平日就得多磨合,不能只一家付出,不能太计较,也不能事事不计较。
日子就在这些小事儿上互相磨合着,彼此也知道对方的脾性。
牛也很有必要,除了耕地、送货,有时候也要拉货,买柴火什么的。
随着作坊规模扩大,附近村子也供不上柴火使用,村里人还做豆制品呢。
只能从外地买木柴或者煤炭。
商量好各家凑了钱。
一头牛犊三千-三千五百钱,但是养大也需要不少草料,现在就缺牲口耕地,自然得买壮牛。
壮牛一头就六千到九千了。
骡子比牛还贵五百到一两的样子,得具体看牲口。
他们对牲口都不熟悉,就由高里正帮忙买。
赚钱的事儿找沈宁和裴长青,跟三教九流打交道就得找高里正。
高里正现在培养了儿子、侄子以及舅兄家接班儿,他就没去年那么劳累,主要盘盘账,去县里联络一下感情,在村里见缝插针给村民们开开会,洗洗脑,时刻给他们紧紧皮,要勤快、感恩、讲卫生、嘴严实等等,更多的时间就是来作坊找沈宁聊。
他正在米粉作坊那里丈量尺寸呢。
他盘算着草棚子顶多用俩月就得换顶,而且夏天暴雨、冬天大雪也不合用,耽误干活儿。
谭家那三间屋子虽然得裴长青带人修缮过,屋内梁架也进行了加固,可顶多再用两年,后面还是不行。
他计划把沈宁家住房东边儿这一块儿盖成一座三进带两个大跨院儿的作坊。
正房、灶房、仓房可以盖正常屋子,东西厢可以盖成结顶的廊子,一边儿靠墙,一边敞着,方便干活儿、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