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长青才不在乎老师怎么看呢,反正媳妇儿挺满意,还鼓励他继续学,一直练,好好保持。
自从豆腐村学习班加了武术课,村里那些不爱学识字的孩子或者捞不着学识字的大男孩子都跑来跟着习武。
甚至有些十六七、十七八的青年得空也来学个一招半式。
他们只需要对师父躬身行礼就可以站在队尾跟着练习。
唐钜来者不拒。
反正除了小珍珠、小鹤年需要精心教导,其他人跟赶鸭子一样,赶一群和赶几只消耗的精力一样多。
他丝毫不觉得累。
即便再多几十号人,他也赶得轻松。
京城,皇宫。
经过月余的筹备,萧先生带着谢恒、太子一起选拔了红蓝队员。
一队九人外加两名替补。
队员包括勋贵子弟、文臣子弟、内侍、平民子弟。
选拔以后他们一起入住太子的慈庆宫,并且分发了队服。
队服形制一样,只不过太子的红队是红色掐边儿,谢恒的蓝队是蓝色掐边儿。
皇帝也趁机在慈庆宫、乾清宫安排小御膳房。
只是内阁觉得已有尚膳监,再额外安排御膳房太重复。
皇帝还想跟谢相爷几个促膝长谈,聊一聊民以食为天,朕也想吃好饭的道理。
萧先生却表示“陛下乃全天下百姓的陛下,日理万机,当爱重身体,集中精力处理事关大局的要务,此等小事儿交由殿下即可。殿下孝顺父皇母后,以殿下之尊关心庖厨,难道臣工们不当歌颂殿下仁孝?不当主动配合?”
再者水嬷嬷负责乾清宫,宫嬷嬷负责慈庆宫,助手从尚膳监调派,食材、餐具、炊具都从尚膳监调拨。
并不需要额外开销。
需要花钱的只有厨房改造。
乾清宫和慈庆宫没有专门厨房,要把一间或者多间庑廊改成厨房。
这就得劳烦工部核算、备料,派遣工匠施工。
皇帝采纳了萧先生的意见,不为这点小事儿扯皮,直接丢给太子去做。
若是以前再小的事儿他也不会丢给太子,一是觉得太子小,还是孩子,二是尊重臣工们,有事儿都是自己亲力亲为。
现在太子有萧先生教导约束,还有谢恒做伴读规劝,即便调皮、跳脱,相比也不至于太出格。
太子确实对这件事儿很感兴趣。
太子虽然熊,可他不会和自己肚子过不去,他也觉得小灶好吃呀。
水嬷嬷和宫嬷嬷带人给他煮了米粉、做了酸菜鱼、还做了烧鸡、素烧鹅,他觉得都十分美味。
这么一比,尚膳监做的是猪食!
虽然他也不知道猪食什么样儿。
为了自己的肚子着想,他爽快接下父皇交给他修建乾清宫和慈庆宫小厨房的任务。
他本来就喜欢搞事儿,现在父皇下令,先生支招儿,谢恒作陪,他可以光明正大搞事儿,岂有不尽心的道理?
他当即就招呼红蓝队员,“为了咱们吃好饭,吃饱饭,统统跟孤去礼部找王老儿说道说道。”
礼部尚书姓王,叫什么他没关注,毕竟大家只称呼王大人、王尚书,父皇都不会直呼其名,他更没机会直接叫人家名字。
谢恒及时拦住他,“殿下,不可以冲动。”
太子双手负在背后,“你要是怕了,可以不去!”
他回头睨了一眼红蓝两队的队员,哼道:“蓝队的若是害怕,都可以不去。”
众人面面相觑,这还没正式成立呢,怎么俩队长就开始掐起来了?
谢恒淡淡道:“殿下说话要平和友好,要有团队精神,不要逞能。慈庆宫的小厨房我们蓝队也有份儿,自然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