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看到两次裴宝珠在外面找裴母,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
裴母自然是心疼的。
这下裴母也惊呆了,也给她钱?
沈宁笑道:“对呀,娘你负责物色女孩子,你和陶大娘不是挺好嘛,可以让她帮你物色,她管咱村里人有一套,她找的干活儿都勤快嘴巴也严实。”
陶氏帮了自己不少忙,裴母当然也想还人情。
见沈宁这样说,裴母笑道:“那我问问她。”
谭秀和陈玉箫也很是惊讶,有些不敢置信。
谭秀带着儿女来投奔沈宁,是冲着花钱买庇护来的,压根儿没想过给沈宁干活儿还拿工钱。
没想到阿宁却想着她呢。
她瞬间红了眼眶。
她以前想的是给闺女找个好婆家,现在受沈宁影响觉得就算找好婆家,也得让闺女有一技之长。
有一技之长,去了婆家也不受欺负。
她支持闺女入伙儿,而不是包含在她的份子里。
陈玉箫也心潮起伏,毕竟她从七八岁开始学女红,就是为了找个好婆家,以后肯定靠婆家和男人养,可从来没想到自己还能赚钱呢。
她便没拒绝,羞涩地笑道:“沈姨、裴姨,那我试试,要是做的不好,你们多教我。”
她也想试试自己是不是和沈姨说的一样有更多可能。
裴云:“放心吧,我二嫂看人可准呢,说你行肯定是行的,看看我就知道了。”
陈玉箫和谭秀就笑起来。
陈琦看娘和姐姐在裴家过得这么开心,比起在陈家她们都跟换了个人似的。
如果不是他亲眼看着她们改变,他都要怀疑她们是不是也回来了呢。
娘和姐姐能活出滋味儿,活出不一样的人生,他比谁都高兴。
就像沈老板跟裴云说的,宋家就那些家产,你抢破头也就抢两个铺子,如果自己没有本事,只有铺子没有生意也没用。自己有本事,开拓自己的生意,那家产就是锦上添花,勒不住你的脖子。
他也希望娘和姐姐有自己的生意,不被陈家勒住脖子。
他自己也要有自己的事业,不被命运勒住脖子。
织衣服这活儿不重,真是专为女孩子的准备的,而且也不需要专门的作坊,甭管炕头还是树荫铺张席子都能干。
最后她们就商量妥了,沈宁占三成,裴云两成,裴母和谭秀、陈玉箫各一成,剩下两成用来置办其他。
比如得添置工具、租房等。
如此裴云就不打算把针织活儿拿到县里去做,县里只做针线活儿,针织的衣物从这里进货,接了订单也拿到这里来订做。
有二嫂镇着,就不怕有人把手艺偷传出去。
要是在县里,那是肯定会外传的。
商量妥了以后,裴云带了俩发网、两对袖口、一双袜子,另外几个款式图样儿和宋福瑞去县里宣传接单子,裴母则去找陶氏商量物色女孩子和年轻媳妇儿,谭秀和陈玉箫负责教她们。
这样沈宁家这边儿的房子又不够了,夏天秋天可以在棚子里做活儿,冬天可不行。
正好高里正和沈宁想先盖几间北房,到时候针织娘也可以租用一间。
高里正从麦收插秧之后就低价组织了村里以及周边村子的剩余劳力在官道南边儿和泥、牵着牛来来回回地踩泥,然后摔土坯砖晒着。
按照他们的进度,最快也得秋天烧窑,盖房子可赶不及,还得先买一批用。
禚元杰听宋福瑞说起来,就跟他爹和大哥一说,他爹和大哥一商量,直接就让车队送几万块青砖瓦过来。
禚元杰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对高里正和沈宁道:“我爹说了,沈老板有需要先用着,等你们回头烧好了再还我们是一样的。”
好不容易抓着给沈老板示好的机会,能给沈老板送人情,禚家是绝对不肯落后的。
在龙庙镇他们禚家虽然比不过宋家和沈老板亲,但是一定要做第二亲!
人家雪中送炭,沈宁和高里正自然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