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多皇帝都将内帑视为私物,随意挥霍,甚至授意亲信太监大肆聚敛财富充实内帑,搞得朝廷乌烟瘴气。
元丰帝的私库主要想建造船队、培养水师、出海贸易,现在不够支持船队的,只能培养王建忠等人私下出海。
他略一盘算就觉得这新式袜子虽小,却大有可为,便想盖章皇帝御用再高价售卖。
事实告诉他,甭管什么东西,但凡跟御用有关外面就能卖高价。
以往那些高价都被其他官员扶持的大商巨贾赚走,皇帝分不到一点好处,这会儿他就想赚这个钱。
福气娘子制衣坊在豆腐村乃至民间卖的都无所谓,并不会影响针工局这边儿卖高价品。
即便同样的东西,只要冠上皇家名号那价格自然要翻几倍的。
他只赚这个溢价,不和普通百姓争利。
当然,得从长计议。
皇帝心里盘算着却又和众人说育种司的事儿,让户部拟定章程、拟旨,到时候派户部官员去成阳县宣旨,除了宫里派去的太监副司正,另外成阳知县也要配合育种司的事务。
谢相爷全程没有异议,杨、张、刘三位看他脸色,心有疑惑却也没表示。
以前此类政事基本都是朝廷提出,内阁商议决定然后向皇帝汇报,通过以后再拟旨给皇帝批复,很少由皇帝主动发起。
不过只是一个育种司,对内阁六部以及地方政务没有什么影响,内阁自然同意。
太子听得跃跃欲试,他想去颁旨!
他想去豆腐村溜达溜达!
不过他知道父皇不会同意的,因为父皇一直跟他说作为皇帝不能轻举妄动。
皇帝不是一个人,皇帝动整个朝廷就会动。
而皇帝出巡一次,靡费甚大,那才是劳民伤财,百害而无一利的。
太子是唯一继任者,皇帝不可能让他随便出宫,更不可能随便出京。
悄悄出宫去皇庄看庄稼就是目前最大的退让,其他是不行的。
但是他可以悄悄混在颁旨队伍里嘛。
当他意识到这点的时候嘴角就得意地勾起来,然后觉察到旁边的谢恒看向他。
他立刻给了谢恒一个眼神,让他别多事,有话回东宫说。
作为太子伴读,你得学会看破不说破!
否则,哼!
内阁诸位大臣用很短的时间敲定了育种司事宜,其他的回去再安排,这种简单的部门事务对他们来说小意思,手到擒来。
他们对顾千里的新衣服更感兴趣,每人都想预订一批。
顾千里瞅着皇帝的眼神就能领会意思,当然不能随便答应。
皇帝笑眯眯道:“诸位爱卿,朕会调派针工局心灵手巧的太监和宫女去豆腐村拜师学艺,届时由针工局专做。”
张阁老是工部尚书,自幼爱美、好华服,闻言立刻明白皇帝的潜台词。
他拱手,“陛下,针工局专门负责后宫衣物,本就繁忙事多,不宜另外加差事。”
刘阁老也拱手附和,“内宫八局各司其职,确实不好牵扯宫外生意。”
几个都是人精,皇帝一撅屁股他们就知道他什么意思。
看着是小小袜子,可如果将技术捂在手里不公开传播,那生意利益是不可估量的。
他们敢保证有了这舒服的袜子,但凡有点条件的都不会再穿布袜子。
像他们即便再简朴,一人同时也有十几双袜子替换,每季都要做新的。
像张阁老这种好讲究的,那只会更多。
这么大的盈利怎么能被皇帝纳入私库?
当然要归于国库!
如何归于国库?当然是归属工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