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些日子颓废得很,除了跟老友喝喝花酒连吹牛、酸文假醋的兴趣都没了,只要聚会人家就要问“子正兄,令弟与曾知县交好,何不让他为你筹谋功名?”要么就“子正兄,令弟媳生意红火,赚得大把银钱,何不让她花钱为你延请名师?秀才功名指日可待呀”。
等等,诸如此类的。
搞得他从前那些热闹的聚会都没了。
他难道不想沾裴长青的光?
当然想!
可裴长青和他闹得僵,半点情面不给他留,他如何开口让二弟帮忙?拉不下脸,再者也怕对方拒绝让他难堪。
他只想对方主动帮忙,的好免教他尴尬。
可惜左等裴长青不主动右等也没消息,好歹大姐和大姐夫来了,也是找老二两口子帮忙的。
他虽然表面清高,说不稀罕找老二如何如何,却也期待大姐和大姐夫能降住老二两口子,届时他自然也能沾光。
说实话他对大姐和大姐夫也有些不满,从前大姐夫在他面前秀优越感就算了,后来他被二房强行分家,他是给大姐写信说明此事的。
他了解大姐,她喜欢摆大姑姐的架子,以往只要他说老二媳妇儿如何闹腾分家,娘如何偏心,大姐就会回来主持公道。
那这一次他说了家里的事儿,她自然也该回来吧?
结果大姐不但没回来,信也没回。
后来爹娘偏心,竟然都不管他,全都去给老二家忙活,他气不过又给大姐写信,暗示她赶紧回来主持公道。
大姐又没回信。
他心里就又气,觉得大姐大姐夫不厚道,他们的亲事还是他给介绍的呢。
现在大姐和大姐夫突然过来,一副要给他主持公道的样子,虽然他知道他们其实是来找老二帮忙的,可有人为他出头,他还是很期待的。
只要大姐事成,那他不也就顺利了?
方才吴秀娥回来叫他们都去二房吃酒,他心中狂喜,还竭力压抑着上扬的嘴角,寻思不能让老二得意,是二房请自己吃酒,而不是自己主动要去。
结果他衣服还没换完,就见他娘带着一群人冲进堂屋,指名要这个做那个。
竟是要在他家吃席!
凭什么!
日日夜夜的期待化为虚无,让他说不出的愤慨和失望。
裴母坐在那里,稳如泰山,她也不是当初唯唯诺诺被儿媳妇拿捏的老太太了。
即便她依然心疼几个儿女,也盼着大闺女和大儿家跟二儿子和小闺女家一样蒸蒸日上,可她也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她自来没捞着当家做主,不是被婆婆就是被大儿媳打压,她也生不出“劫富济贫”,逼着小儿子补贴大儿子大闺女的念头,相反,她受过那种委屈,觉得人就要知足。
她被人压得抬不起头来的时候,也没想着找谁来给自己撑腰,也没谁给她撑腰拉拔她一把啊。
那谁规定老二两口子发达了,就得提携哥哥姐姐?
没这个道理的。
以前她没帮手,吴秀娥可以欺压她,现在她有靠山,吴秀娥等人就不够看。
裴母摆摆手,“都别杵着了啊,你们大娘婶子们还等着吃饭呢。阿芳,你是个能张罗事儿的,陪着你大弟媳妇去置办酒菜去吧。”
“娘——”
裴大姐、吴秀娥异口同声喊她,大姐夫和裴端也是震惊得回不过神来。
老太太变了,简直跟变了个人似的。
跟以前判若两人,怀疑她被什么上身了都比老太太转性了更让他们好接受。
裴母瞥了他们一眼,“行啦,我知道你们舍不得请爹娘大娘婶子们吃顿饭,那我们也不讨人嫌,这就走。不过——”
她顿了顿,看向裴大姐和许行,“兄弟分家了,各过各的,你们不会去亲家大哥家指手画脚要东要西,自然也不能去二郎家这样。
你们弟妹的作坊是跟好几位大老板合开的,还要做贡品,那作坊是不能随意让人看的,平日里也不让寻常人进去。
你们虽然是亲戚,却也得避嫌,有事儿先让人打个招呼,不要自己冒冒失失地冲过去,万一被官府的差役们抓了,那好说不好听。”
说完,她朝大伯娘几人笑笑,“算了,还是回去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