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若是他手中的一把剑,想必不用开刃,亮出青峰便能直上青云之巅。
但永旭帝最大的缺点就是特别固执,不信任任何人,亦不愿作任何解释,这也是以前陈太傅时常念叨他的地方。
但此刻他脑海中竟然出现了君臣相得这么个词汇。
“这是季爱卿自己想出来的?”永旭帝撇开脑中的奇怪想法,看着季泽道。
季泽拱手敬了一礼,回道:“回皇上,臣是从别的一些书籍中得来的灵感与方法。”他的脸皮可没那么厚,好意思将此物看作自己的功劳。
但皇帝心里却不这么想,怎么别人看书不能想出来这个水泥呢?
定然是对方在谦虚。
于是永旭帝放下手中的纸张,笑着说道:“此事就交给季爱卿去办,倘若真能成功制作出水泥,朕便给季爱卿记上一个大功劳。”
季泽俊脸上露出一个微笑,“这是臣应该做的,能够为皇上分忧是臣的荣幸。”
只是,他似乎忽然想起一个事,便道:“皇上,臣还有疑问。”
永旭帝示意他说。
“臣在看邸报时偶然产生了一个想法,邸报是给官员们阅读,那我们为何不设置一个专门让老百姓可以看的民间报纸?”
见皇上露出思索神色,他继续补充。
“为了方便阅读还可以使用大白话,然后在全国各地的书斋书肆发行,不仅能够使得百姓们及时了解到朝廷的一些政策,还能丰富他们的生活,更甚者会提升个人素养与远见。”
他本来不想提起这个的,但想着民间报纸创办出来确实有很多便利,最重要的是可以借此找专人为皇上洗白。
要知道皇帝的名声其实非常重要,直接与朝廷安稳与否划上等号,远远不只是一个好不好听的问题。
邸报[1]是由专业人员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t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驿道传送到各地长官。
而民间报纸就不一样了,可以让读书人投稿,专人严格审核挑选,书斋发行后还能收取费用。
谣言澄清了,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更何况皇上不是最喜欢钱吗?
至于投稿人,既有了名声,又可以挣得稿费。
待季泽解释清楚,永旭帝也来了兴致,不愧是六元及第的大才子,这接二连三地给他惊喜啊。
“民间报纸?”他讶异道,还能有这好东西?
底下那群人怎么想不到这种点子?跟季泽比起来他们除了会互相争斗,在其他方面完全就像一个白痴。
现在的永旭帝还不知道这个法子是季泽专门为他想的用来洗白自身的。
“皇上,臣以为这报纸上面刊登的内容可以由官府严格把关,可以分为娱乐板块,诗词歌赋板块,朝廷政策板块等等这些,比如朝中发生的一些事如果没有太大的隐秘性同样也可以将其刊登上去,以免百姓不知从何处听到什么消息皆信以为真。民间报纸虽然没有邸报的内容严肃,但却是官方发行的,且内容客观严谨,比较有信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