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修习西方道法的天人,此刻尽数跪拜,顶上现出三皈依戒疤。
阿弥陀佛望着掌中浮现的接引宝幢,忽有所悟:"原来我等亿万劫修行,不过是为今日归佛。"
宝幢挥动间,混沌中开出八万四千条往生之路,皆通极乐。
准提佛母轻笑,手中忽然多出一柄智慧剑:"道耶?佛耶?不过名相。"
剑锋划过,斩断最后一丝玄门因果,莲台自脚下升起。
自此,西方二圣正式归入佛门。
极乐世界化作净土,与灵山须弥佛国遥相呼应。
——————
大雷音寺内,金莲绽放,梵音缭绕。
世尊端坐九品莲台,周身佛光如日轮流转,照得三千世界一片澄明。
诸佛、菩萨、罗汉、比丘众环绕而坐,皆屏息凝神,聆听无上妙法。
只见世尊演说法音如须弥鼓浪,声震万劫。
座下菩萨摩诃萨皆入三昧,唯见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忽尔世尊敛目停声,丈六金身隐现金光瑞相。
燃灯古佛见状,合十问道:“世尊妙演真如,何故此间停轮?”
世尊垂目,唇边含笑,忽然口吐莲花,诵出两句偈子:
"金莲并蒂生双蕊,
同出灵山般若根。"
燃灯闻偈,灵柩灯焰忽分两支,一明一暗交相辉映。
‘’小乘教法现世,教主归位之期已至。佛教气运将分二脉,汝可往莲花城,为彼授记。”
燃灯领旨,踏莲而去,丈六金身遍洒光明,所过之处,诸天鼓乐自鸣,七宝莲台次第而开。
此时雪山脚下,一位白衣童子,这童子名唤云,生得眉目如画,额间一点朱砂似血,行走时足不沾尘,显是累世修行的圣者。
这云童子,正是悉达多转世,其智慧深广,在修行之路上备受尊敬。
一日,云童子参加了一场盛大的无遮大会。
这无遮大会,乃是贤圣道俗、贵贱上下皆无遮拦,平等行财法二施之法会。
在大会上,云童子凭借着自己的德行和智慧,获得了诸多供养。
其心中念及雪山之上的师父,便打算带着这些供养返回雪山,以表弟子的敬意。
就在其途经莲花城,忽见城门金匾高悬,街巷洒扫一新,处处张灯结彩,不由驻足观望。
"这位长者,城中何事如此隆重?"
云童子向一位老者合十问道。
老者上下打量童子,见其气度不凡,恭敬答道:"尊者莫非不知?燃灯佛不日将临莲花城说法,国王诏告天下,广修供养,欲令国界众生皆种福田。"
云童子闻之,心下顿生新念:“吾尝闻,具三十二相者,若在家必为转轮圣王,若出家必成正觉。今燃灯佛将至,吾当暂留城中,供养礼拜燃灯,祈愿未来得证菩提,而后再报师恩亦未迟。”
童子又思:"诸佛不重财施,最喜法供。可惜我未得真法,唯有以花供佛。"
既已决意,遂于莲花城中寻觅花店。
然云童子行遍诸多花店,皆遭闭门谢客,花店主人皆不肯售花予彼。
盖因国王为表对燃灯佛之敬重,已将所有花店之花尽皆包下以供佛,且下令不许再售与他人。
此令云童子颇为焦灼,心有不甘,连访七家花铺,皆被婉拒。
正彷徨间,忽见一青衣婢女提瓶打水而过,瓶中隐约透出幽蓝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