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城门盘查进出百姓的那些士卒们,也多是象征性的应付一下了事!
毕竟对于北方这座偏僻的县城来说,这些小商小贩也没什么油水可捞。
今天城门开的比较早,因为今天是安北县的庙会。
这样的庙会,三个月才有一次,每到这天四里八乡的百姓都要过来凑热闹,卖货的各种摊子要从城内一直摆到城外。
因为前些天,一直是阴天,而今天难得出了太阳,且又逢庙会!
所以天没亮的时候城门处就聚了许多小贩,他们预感今天的生意一定会非常好。
“军爷,啥时候开门啊!”
有性急的小贩不时问城上的士卒,换来的都是不耐烦的声音:“急什么,没到时辰呢!”
终于,半轮太阳升上来后,城门缓缓开启!
等得着急的小贩立时如潮水一般推着小车,挑着担子争先恐后往城外冲去。
你推我挤,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因为今天能挣多少铜子跟摊位的好坏是有直接关系的。
很快,支摊的支摊,摆货的摆货,夹杂着抢摊位的争吵声,没一会庙会的雏形就形成了。
炉火一升,各种小吃香味顿时弥漫开来,叫人闻着都香。
唱戏班子大车小车的也到了,他们的地点是固定的,没人和他们抢,因为戏班子是庙会最热闹的所在。
能挨着戏班子铺摊子的生意都比别的地方好,尤其是那些卖糖葫芦的,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上百串来。
人还在不断从四面八方往庙会涌来,杂耍的铜锣敲得咣当响,县衙户房收钱的也过来了。
每个摊位收的不多,大些的十个铜子,小些的两个,卖自家菜的乡民不收,一切都有规矩。
随着日头的高升,庙会上已是人头攒动,城门进出的百姓更是络绎不绝。
守城士卒或聚在墙角,或趴在垛口看热闹,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突然有几匹快马驰了过来。
城门内外百姓很多,但那几匹快马却丝毫没有减速,仍是高速往城门冲去,吓得百姓惊叫着纷纷避让。
守城的士卒是当地人,瞧着这一幕都是来了气!
但看到对方身上穿着边军士卒的衣服,但脸上都有些脏兮兮的,看不清什么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