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点眉目了,切不可粗心大意。必须尽快破案,才能抵消心中的愧疚。
他自我叮嘱,不能再出事了。打算监视“小花旦”,逼走杜老六,出村时抓捕。
由此,他建议邓中放派便衣,埋伏在村子出口。然后,公开找村长协助。
邓中放应承,考虑战士们这几天训练比较辛苦,准备多派几个。
肖秉义不同意,认为人派多了,会引起村里人注意,派两个足够了。一个上半夜,一个下半夜。
他这一次办案,小心翼翼。可谓穿钉鞋,拄拐仗,为的是把稳。
第二天,邓中放无精打采来汇报:鬼影子都没。问他是不是撤回监视人员。
肖秉义又跟龙科长联系,对方也说拦截人员没发现杜老六,已经撤回了。
肖秉义想不通,拦截没有,村子里没有,难道坐船逃了?
他电话找邵长春局长,介绍了杜老六特点。说他有可能水路逃跑了,请他配合抓捕。
然后,请邓中放再换人,继续监视“小花旦”,不要放过任何细节。
晌午时分,邓中放带回了坏消息。说村民在村子东边沟里,发现了杜老六尸体。
肖秉义顿时目瞪口呆,追悔莫及。意识到没抓到活口,线索断了,朱局长又要批评了。
这几天怎么回事啊?喝开水都塞牙啊?他不敢等朱大明发话,赶紧带上工具,赶去现场。
杜老六躺那儿,咽喉处有刀口,胸前的血已呈凝固成黑色。身边没有任何行囊,也没箱子。
初步判断为他杀,从表象判断,死亡时间为当天夜里。是被人从身后割破了喉咙。
沟里有两个人的脚印,一个是死者的。另一个脚印尺码较大。是男人的脚印。
他脱下两个脚印模子,又仔细勘察周边,寻找箱子。找了几圈,没见箱子。
然后,让邓中方联系龙科长,将尸体送法医解剖。他这边,再走群众路线。
他沿着小路走回村里。又去村头,沿着去“小花旦”家中路线,挨家打听。
问各家昨日晌午到夜间,有没有看到糕饼房杜师傅进村?
各家的回答一致,都没看见有胖子秃头进村。
村头一个孤寡老头,说他昨天上午坐门口吃饭、喝茶,没见过这个人。
两位监视人员报告,“小花旦”一直没出门,好像在家唱戏。
肖秉义愣哪儿,难道自己的判断出错了?杜老六之死,跟“小花旦”没联系?
,!
难道杜老六事发后,怕暴露“小花旦”,没有直接去她家,而是直接朝东走?
他要去哪里?看他的逃跑路线,一直朝东,难道他要去林水县?
但死者死亡时间是半夜零时左右。他一个下午躲哪儿了?
他盯着尸体,坚持认为,“小花旦”是他同伙。遂远眺着群山,推理死者逃离现场后,可能的场景。
镜头一:他是外地人,不:()古镇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