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板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徐婉宁打断了,“我之所以不跟他们的服装厂合作,并非是因为杨大姐的口无遮拦,而是因为你大姐夫这个人,不够光明磊落,我不乐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所以才拒绝了合作。”
至于杨大姐的嘴,虽然说出来的话确实让人生气,但徐婉宁也不至于因为几句争执就断了合作。
归根到底,还是出在陈天明这个人的人品身上。
余老板赶忙说道:“对对对,你那天就说了,是陈天明自己的问题,不是我家大姐的问题。他们比我们晚几天回京市,回来以后,连家宴都没有参加,就紧锣密鼓的参与到了服装厂的生产当中。”
“我昨天和老六去服装厂看了,他们弄了好几个新款,都已经打好版了,估计要不了几天就会往外销售。我感觉他们的新款服装,款式不像是他们俩能想出来的。你知道原因吗?”
徐婉宁当然知道原因了。
陈家父子没能从成衣店拿到新款春装的设计图,就去大学找了几个纺织专业的同学画了设计稿。
至于画了多少张,这个徐婉宁并不知情,也没有刻意去了解过。
她的态度就是,只要不惹到她身上,别人要怎么做,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她是绝对不会插手的。
但是这些话,徐婉宁自然不会跟余老板说。
她虽然跟余老板是合作关系,但杨大姐跟他们可是实打实的亲戚。
人嘛,总是要分一个亲疏远近,况且这也不算大事儿,她知不知情并不重要。
“可能是找到了新的设计师吧。这样也好,服装厂不至于开天窗。”
“也是。祈祷他们的生意能重新做起来吧。”
说完这话以后,这个话题也被余老板给揭过去了。
之后,余老板又跟徐婉宁说了杨五姐一家的事情。
他们的饮料厂已经正式更名为雪糕厂了。
雪糕机和杨五姐一行人一起下了火车到了羊城。
回到厂子以后,杨五姐夫妻俩就没闲着,开始用雪糕机制作雪糕。
在京市的时候,徐婉宁担心他们不会使用,还特意教了他们该怎么用雪糕机做雪糕,连带着上次给的三个配方,她都一并教了,直到夫妻俩都能上手才算结束。
雪糕机的产量不低,一台机器每天至少能生产两百根儿雪糕。
制作好以后,夫妻俩就直接开始卖。
好在厂子的面积足够大,所以就在厂里卖也是行得通的。
一开始他们没想着能卖多少出去,反正有保质期,冻在冰柜里也不怕融化了。
但让人意外的是,雪糕的销量意外的好,每天六百根的产量根本不够卖的,到现在,已经是供不应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