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晨曦和林强知道,他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而他们的舞步,也从未停歇。
与此同时,他们还收到了一封来自海外的邮件。写信的是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人,她的母亲年事已高,常年独居,情绪低落。她希望晨曦和林强能为海外的中老年华人开设线上课程,让他们也能通过舞蹈与远方的子女建立情感连接。
“这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晨曦看完邮件后说,“我们得考虑时差、语言、文化差异,甚至还要考虑海外的网络环境。”
林强点头:“但我们必须尝试。只要有人需要我们,我们就应该去。”
他们开始着手准备海外课程。晨曦重新调整了课程内容,加入更多跨文化情感表达的元素;林强则联系了几位海外的华人志愿者,协助课程推广和技术支持。
几个月后,亲子舞蹈海外课程正式上线。晨曦和林强通过视频连线,与海外学员们互动教学。不少海外华人纷纷表示,通过舞蹈,他们重新找回了与父母之间的联系。
“我妈妈以前从不表达情感。”一位旅居美国的华人说,“但今天,她通过视频,和我一起跳起了亲子舞,我第一次看到她笑得那么开心。”
晨曦听着,心中满是欣慰:“原来,爱真的可以跨越时空。”
林强握住她的手:“我们的舞步,已经走出国门了。”
晨曦轻轻靠在他肩上:“只要有人需要我们,我们就不会停下。”
他们的旅程,仍在继续。而他们的舞步,也从未停歇。
晨曦和林强在海外课程上线后,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反馈。有位旅居法国的华人母亲在视频留言中说:“这是我第一次和女儿一起跳舞,虽然隔着屏幕,但我能感受到她的爱。”还有位加拿大温哥华的老人,通过视频连线告诉晨曦:“我年轻时没跳过舞,但这次,我终于跳出了对儿子的思念。”
看着这些留言,晨曦的眼眶湿润了。她轻声对林强说:“我们做的这件事,真的有意义。”
林强握住她的手:“是啊,我们不仅是在教舞蹈,更是在搭建一座座情感的桥梁。”
他们决定将亲子舞蹈项目正式命名为“舞动亲情”,并注册了品牌,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室。晨曦负责课程研发和教学,林强则负责运营和推广。他们还邀请了几位心理学专家加入团队,为课程提供更专业的支持。
“我们要让‘舞动亲情’成为一个品牌,一个真正能帮助中老年人修复家庭关系、缓解孤独感的品牌。”晨曦在团队会议上说。
林强点头:“我们还要拓展更多渠道,比如短视频平台、直播教学、线下工作坊等,让亲子舞蹈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说干就干,他们开始策划一场全国巡演,计划走进十个城市,举办亲子舞蹈公益课堂,并邀请当地中老年人和他们的子女一起参与。同时,他们还与几家大型养老机构合作,开设长期课程。
“这次巡演,我们要让更多人看到中老年人的情感世界。”晨曦一边翻看行程表,一边说道,“他们不是沉默的,也不是孤独的,只是缺少了一个表达的出口。”
林强补充:“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出口,让他们用舞蹈,说出那些藏在心底的话。”
巡演第一站定在了西南的一座山城。这座城市老龄化严重,许多老人子女常年在外打工。当地社区主动联系了他们,希望借助亲子舞蹈课程,帮助老人们缓解孤独感。
“我们这里的老人,很多都独居。”社区负责人说,“他们平时除了打麻将,几乎没有其他社交活动。”
晨曦听后,立刻调整了课程内容,加入了更多互动和情感交流的环节。
“比如这个动作,”她在课堂上示范,“父母和孩子背对背站着,然后慢慢转身,相视一笑,再牵手。”
学员们纷纷练习,动作虽然简单,但情感真挚。不少老人在练习时红了眼眶,甚至有人当场落泪。
“我儿子在外地打工,好几年没回来了。”一位老奶奶拉着晨曦的手说,“我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负担,现在才知道,原来我还能跳一支给他看的舞。”
晨曦轻轻抱住她:“这不是负担,而是爱。”
林强在一旁补充:“舞蹈,是一种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它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只需要真诚。”
课程结束那天,他们组织了一场小型汇报演出。晨曦和林强站在台下,看着台上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牵着子女的手,跳着他们教的舞蹈,心中满是感动。
“你说,我们是不是做对了?”晨曦轻声问。
林强点头:“我们不仅教会了他们跳舞,更教会了他们如何表达爱。”
演出结束后,一位老人拉着晨曦的手,眼里含着泪水:“谢谢你,让我终于有机会和儿子好好说说话。”
晨曦轻轻抱住她:“这是你们自己的努力,我只是给了你们一个机会。”
离开这座城市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下一个巡演城市。一路上,他们不断调整课程内容,让亲子舞蹈更贴近不同地区中老年人的生活。
“我们要让舞蹈不只是一个动作,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晨曦说。
林强点头:“我们要让每一个中老年人都有机会,重新找回家庭的温暖。”
他们的旅程,仍在继续。而他们的舞步,也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