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很大,一群人坐着,几位领导也坐在旁边。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师正在那边跟其中一个人磕磕绊绊地说着,大概是在说让他们等等,他们已经去找翻译来。
那边的外国人回他说希望他们尽快找到翻译,他们这次考察的时间不多,考察完还要回国向公司提交报告,又说起他们目前有哪些项目。
他说话的语速非常快,还带有一些口音,王老师听得云里雾里,勉强听懂几个单词,不知道怎么回答。
“您好,请问你们目前要考察什么项目?”
一道流利的英语接上了他的话。
史密斯一听眼睛就亮了,这流利的口音,简直像是他们本国人一般,他对苏葵道:“你就是翻译吗,太好了!我们这次来是主要是为了华国瓷器的进口,之前和你们上级说好要去瓷厂看看,今天可以带我们去吗?”
苏葵把意思转给了方市长。
见她说话这么流利,方市长刚也愣了愣,随即放下心来。说既然翻译到位了,今天就可以去厂里考察。瓷厂那边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等着他们了。
苏葵继续转达两人的意思。
见苏葵稳住了场子,王老师终于功成身退,对江秘书说:“这翻译可算来了,这跟这群外国人讲话,不是要我的命吗?”
就像他说的,他虽然学过英语,平时国内也没有交流英语的环境,也就课堂上能教教学生考试这种水平,要他来翻译,还是这种专业的考察团,他就真的抓瞎了。
这教委找来的人还真行。
方市长和他们谈好,就带着考察团往瓷厂去,又让江秘书注意,等会儿省里的领导来了,就让他们一起过去。
苏葵作为翻译自然是全程陪同。方市长还夸赞苏葵,好奇问她年纪轻轻外语怎么说得这么好,苏葵只说她学了很多年了,方市长笑得和蔼,以为她是家学渊源。
这会儿江秘书是真的放下心来,这女同志没说大话,她还真行。
他们去的地方是国营红旗瓷厂,杨市以前就是盛产瓷器的地方,不止建有一个瓷器生产厂,红旗瓷厂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厂。
建国后,红旗瓷厂改名为国营红旗瓷厂,这几年由于瓷器出口的关系,规模扩大了好几倍。
红旗瓷厂的骆厂长早就等在那里了。
“史密斯先生,你们打算先从哪里看起?”苏葵转达骆厂长的意思,问他们是先看厂子的生产,还是先去办公室,那里他们整理了资料。
史密斯却没回答,而是和旁边人商量,然后,他竟然换了一种语言,去问另几个几乎没说过话的人。
苏葵早就注意到了他们,虽然大家看外国人都差不多,但苏葵分得出来,他们都不是一个国家的人。
那几个人中,有一位年纪最大,留着胡子,有些微白,眼神沉稳中又带着一丝精明。史密斯不断问他意见,显然那个人才是做决定的人。
苏葵主动开口问:“这位先生是?”
“这位是约瑟夫先生。”史密斯向她解释,“他是我们这次考察团的负责人。”
果然。
他向苏葵解释:“约瑟夫先生是法国人,不会说英语。”
他又换语言跟约瑟夫说话。
“或许我可以和这位先生交流?”这句话,苏葵竟然是用法语说的!
史密斯和约瑟夫都惊讶地看着她。
“我不是翻译吗?”苏葵笑道,“您怎么知道我不会说你们的语言呢?”
他们当然不知道啊!他们来华国这么久,除了专业翻译,就没遇见过几个会说法语的人。
谁知道今天会遇上一个会说两种语言的人,更令人惊讶的是,她竟然都说得那么好!
“约瑟夫先生?”
他脸上终于带上了微笑:“我们想先看看工厂的情况。”工厂的厂区离他们不远,从这里走过去大概十分钟。
苏葵转达了约瑟夫的意思,方市长惊喜地看着她:“小同志,你还能和这个外国人交流?”
之前因为语言不通,这几人都不说话的,有些冷淡,弄得方市长都有点尴尬,但也没办法,谁知道苏葵一来,居然能和那个外国人讲话!
“市长,约瑟夫先生说的是法语,我恰好也会一点。”苏葵谦虚道。
而方市长对着苏葵直夸,也不知道什么家庭才能培养出来,又夸江秘书这人找得好,竟然能找到这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