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刚一下火车,向位于前门东侧的候车大厅走去,还没来得及担忧京大在哪里,就在出口处看见了一块巨大的立牌,上面写着&ot;京城大学新生接待站&ot;。
她一走过去,发现上面不仅写着京大的名字,还标明了外面校车所在处。
有学生在那里,笑着对他们几个说∶&ot;同学,们,麻烦你们先在这里等一等,待会儿等张师兄回来一起带你过去。你们也可以按照这上面的位置找到校车,上面也标了我们京大的标志,一眼就能看见。&ot;
有车来接,胡芳的心一下就安定了。
不一会儿,站牌这里陆续又来了几个人,显然都是京大的新生。
有几人说他们看到示意图知道校车在那里,要一起过去,大部分人都同意了,胡芳也跟着他们走了。
没想到出了站口,竟然还有几个指示牌,向他们指明校车的方向。而它的标志也确实十分醒目,除了校车,竟然还有一辆卡车来给他们拉行李。
坐在车上,胡芳算是松了一口气。
人慢慢多了起来,这一趟满了,校车带着他们往京城大学开去。
沿途经过口口广场,还看到了两侧的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同学们都兴奋地往外看。
这里就是祖国的首都啊,他们也终于看到了!
胡芳心中也生出一种豪情来。随即就被现实的担忧压了下去。她从来没去过京大,不知道会不会丢脸,还有钱的问题……
也有几个和胡芳一样家境贫寒的同学,同样忧心着生活费的问题,即便是看到外面的景色,脸上也没有多少激动。
而这样的担忧他们甚至不敢表现出来,怕露了怯。
胡芳忍不住去看坐在她旁边的女生,小声问∶&ot;同学,你是京大哪个系的?&ot;
问完她就后悔了,这位同学穿的衣服那么新,提的箱子也新,一看就是家里条件好的,也不知道会不会不愿意搭理她。
赵慧娟却回答她∶&ot;我是中文系的。&ot;
胡芳见她和善,愿意跟自己说话,就跟她说起话来∶&ot;我是读英语系的,是我们老师建议我报的,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个专业好不好,那你呢,你为什么读中文啊?&ot;
&ot;是因为我们班长。&ot;
赵慧娟跟她说,其实她当初根本没想过要报什么专业,更没想过自己能考上京大,只是后来有了班长做榜样,她才萌生了这个念头,甚至最后如果没有苏葵鼓励她,她也不可能来到这里。
&ot;我知道!&ot;胡芳听了却忽然喊起来,&ot;你们就是那个全员考上大学的班是不是?&ot;
一个班全部考上大学的事先是被《江省日报》报道,后来又被《华夏日报》转载,传遍了全国所有的机关单位。
就连他们校长也知道这件事,看了还特意讲给他们听。
胡芳印象特别深,他们班上总共只有几个人考上了大学,全员上大学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
她这么一喊,旁边的人也听到了。
&ot;就是你们班全部考上了大学?&ot;
&ot;这个我看过,说是这个班长带着全班人一起学习,让大家都考上了,对了,还说这个班长也考上了京大!&ot;
&ot;对啊,还是和我们一个学校的!&ot;
一说这个就炸了锅,大家都是考上来的,当然知道考大学有多困难,消息出来的时候大家看到都是不可置信的态度。
现在竟然在这儿遇到了那个传说中的班级?
大家纷纷向赵慧娟询问起来,说起苏葵,一向最爱沉默的赵慧娟也不沉默了。
&ot;是,就是我们班,就是班长带着我们一起考上大学的。&ot;
&ot;班长她特别无私奉献,她不仅会学习,还会写文章,之前京大老师亲自来学校说要保送她。&ot;
大家都惊讶地看着她。
保送!居然是保送!
可赵慧娟继续道∶&ot;可她为了陪我们考试放弃了这个机会,凭借自己考上来了。&ot;
这下大家更是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