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奚年怔住∶&ot;是陆所长告诉你的?&ot;
&ot;我可什么都没说。&ot;陆子光笑道,&ot;你这么急急忙忙地过来,这孩子又聪明,还能猜不到品一
陆子光又对苏葵笑道∶&ot;本是打算为你介绍几位先生,没想到徐主编比我还关心你。昔日批评文章,今日惜才引见,徐先生也算是被你打动了。&ot;
徐奚年想起之前的事,倒没有任何不好意思,反而笑道∶&ot;陆所长,批评的事情是真的,我爱惜人才也是真的。&ot;
虽然苏葵的创作不符合他对传统的认知,但对于作品取得的成就他还是认同的。
否则他也不会在作协会议上同意苏葵参与了。
不过刚才听了苏葵的话,徐奚年倒来了些兴趣∶&ot;苏葵同志,既然你陆老师说你聪明,你不妨猜一猜,我要为你引见哪一位作家?&ot;
这时会议还没有开始,大部分到来的人或是站在一起交谈,或是单独坐在椅子上不知写些什么。
苏葵环视一圈,目光就落在一位坐在椅子上的中年人身上。
&ot;我想您是想为我引见那位先生?&ot;没等徐奚年惊讶,她甚至继续说道,&ot;或许那位先生与您应该还有一些血缘上的关系?&ot;
徐奚年一时没有说话,陆子光已经笑道∶&ot;你猜对了,那位徐志达先生正是徐主编的一位远方表亲。&ot;
徐家祖上是个大家族,分出好几支,远在建国前,就有一支就移居了港城,虽然是很远的亲戚了,但这些年还是保持往来通信。
这件事情,作协的人都是知道的。
徐奚年看着苏葵,发出一声叹息∶&ot;说你聪明是说对了。&ot;
不过这样的聪明谁不喜欢呢?他笑道∶&ot;志达算是我的一个表兄,目前担任港城联华书店管理委员会的主席。&ot;
然后他又道∶&ot;联华书店目前主要负责发行华国内地的图书。&ot;
说完他就和陆子光一起笑着看着这个&ot;聪明的孩子&ot;。
苏葵了然一笑∶&ot;徐先生,看来您是想要我去自荐了?&ot;
&ot;苏葵同志,这个机会,你可不要错过啊。&ot;徐奚年笑道,&ot;这不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还是宋主席交代的。&ot;
这还是宋万章的意思?
苏葵心里有些想法,却没有多问,只笑道∶&ot;既然是几位老师的意思,那我可一定好好表现。
徐奚年带着她往徐志达那里去,然而不止是他们,此时又有两个人也向徐志达走了过去。
徐奚年带苏葵走过去,同样是熟稔地跟另外两人打招呼。
徐志达年纪比徐奚年大一些,却和徐奚年不一样,他的面容严肃,即便是和人交谈也是不苟言笑的。
&ot;奚年,这位小同学是谁?&ot;
即便是面对苏葵这样一个小辈,他的脸上也没有和蔼的笑容,说话也是冷冰冰的,不熟悉他的人可能会以为他在生气,然而这只是他惯用的情绪而已。
徐奚年显然很熟悉他,没有在意他的态度,只是笑道∶&ot;志达兄,这可不是什么小同学,或许应该称呼她为小作家。&ot;
徐志达看不出有任何表情,另外两人却有些惊讶,这么小的年纪,能被称为作家?
其中一位开口道∶&ot;这位小同学已经开始写作了?&ot;
&ot;看样子写作水平还不错?&ot;另一位也笑道。
徐奚年和他们也很熟,能让他这样赞誉,倒是个不错的后辈。
&ot;何止是不错,几位,别看这位同学年纪轻,发表的作品影响力可不小。&ot;徐奚年笑眯眯地又丢下一个大雷,&ot;这位小同志待会儿可是要上台作报告的。&ot;
这下两人都震惊了,能写作是一回事,能被称为作家是另一回事,再到能站上台作报告意义就更是完全不同了。
也就是说,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个看起来还在读书的小同学,竟不是什么后辈,反而是能和他们处于同一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