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查清了苏葵的资料,刚一拿到就被上面一连串的荣誉成就给惊了一跳。
曾提出高考模拟和联考的建议,创造了带领全班考上大学的高考奇迹。以最高分考入京大英语系,是教育部亲自表彰的&ot;教育模范&ot;。一开学就申请了免修,将自己所有的学习经验整理成教辅资料正要推出,更提出要将所有钱捐给京大作为奖学金……
除了学习,她在文学上也是成就斐然。高中就在报纸上发表了有影响力的文章,著有长篇小说《小草青青》《清河乡之变》,曾得到了京大中文系的保送,现已经加入作协。现在在全国沸沸扬扬的解散公共食堂试点一事就是宣传部以她的一篇文章作为宣传口……
然而还不止,不仅是文学,她在语言上也拥有卓绝的天赋。多次参与了接待外国友人的任务,在本次庆典中同样担任翻译接待,是外交部重点关注的人才。
看完这长长几页的资料,几位调查人员都是面面相觑。
&ot;这真的是一个人能达成的成就吗?&ot;
有人发出灵魂疑问。
这上面单是一项成就拿出来就已经是不凡了,谁知道意然有人全部拥有,况目她才多大?刚刚进大学而已!
这里面的提到的机构哪一个不吓人,加入作协就不说了,她的家乡省市县各级领导、教育部、宣传部和外交部的领导,竟然都对她十分关注且赞不绝口。
甚至她还是烈士后代,一直以来为多个组织机构提出了许多有用的建议。在各个领域,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影响,且全部都行之有效,领导怎么会不关注她?
他们看了就只有一个想法,这位小同志,实在是又红又专,太适合进组织内了。
而这样一个在各方面都天才的人物,将来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人物,谭惟伦这种人竟然想把她带走?
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ot;会不会是他们已经了解了苏葵同志取得的成就,这并不是什么倾慕行为,而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ot;
&ot;他们或许就是想要将这样的人才提前带走,许以高官厚禄,以后为他们效力。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ot;
&ot;如果是这样的话,除了苏葵同志,他们会不会还有其他目标?&ot;
几人脸色沉重,这样说来,性质就不一样了。
谭惟伦当然是万万没想到在他看来仅仅是追求美人的行为会导致又一个重大嫌疑落到了他头上。
此刻他还想着要如何让父亲知道这件事,好为他周旋。
详
除了苏葵,另一个被重点关注的对象自然是周建林,甚至由于他的身份十分敏感再结合蒋美琴卷入的这件事,更是值得调查。
那天从火车站回来以后,周建林就一直心神不宁。想起他当时感受到的目光和听到的话,心里就是一阵怀疑,他甚至有时会产生一种荒诞的想法,会不会是那个人?
然而这种想法很快就被他否定了,不可能的,做了那种事情,她绝不可能回来,更不可能出现在那里。
他看着苏梅给他写的厚厚的一摞信件,良久后提笔给苏梅回信。告诉她他很快就会回去了,这次回去后有假期可以陪她。又问候家里人,问几个孩子的情况,关心她的身体,孕期有没有受罪……
写着这样家长里短的信,慢慢的,他也平静下来。
不要再想起那个人了,他现在已经重新有了家庭,那个人怎么样都与他无关。
然而事情来得就是这样猝不及防。
周建林不知道有人在调查他,更不知道他因为蒋美琴卷入了怎样的大事。
等他知道的时候,调查部的同志已经查完所有资料,亲自找到了他。
&ot;周建林同志,你对蒋美琴女士来大陆的事情知道多少?&ot;
一句话,就让周建林怔住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