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她自认为自己现在已经清白了,寄个信有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这封信寄出去注定是石沉大海,周建林现在并不在部队。
火
远在我国青海某个地区的研究基地,周建林和孟义两人正在这里执行特殊任务。
这是华国第一座木亥武器研究基地,自58年始在国营221厂基础上建立。
这一批科研人员和重要物资在军队保护下安全抵达。但他们还不能离开,他们的任务还包括帮助这里的建设,这里的一切都是重中之重,还会留下一大批武装力量在此长期驻扎。
&ot;陆研究员,那边测试的一个反应出了些问题,请您过去看一看。&ot;
&ot;曹院长呢?&ot;
&ot;他们正在进行另一个试验,关键数据出了错,曹院长已经赶过去看了。&ot;
&ot;我马上就过去。&ot;
现在正是晚上,基地里却是灯火通明,好些人都还在工作。
陆成明从房间里出来,甚至都顾不得再为自己加一件衣裳,脚步匆匆地离开。
还是来喊他的这位研究员追上去将自己的围巾递给他遮脸。
&ot;你说一下大致的情况……&ot;
风沙将他们的声音打得断断续续。
这里气候条件的确是非常恶劣,昼夜温差大,狂风席卷着大沙,几乎让人眼睛都睁不开。由于这里海拔高,甚至连水都烧不开。所有人就是在这个完全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进行艰苦的研究。
&ot;我真敬佩他们。&ot;孟义忽然对周建林说。
今夜他们两个是值班的一员。
这位陆研究员他们是知道的,当初在火车上他们就是和这批科研人员一起来的。
来这里以后他立刻就投入了工作,像今晚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回了,也可以说这本来就是基地大部分人的常态。
就是周建林也点了点头,他们是经过训练的军人,可以适应这样艰苦的环境。可这里大部分科学家都没有他们这样的身体素质,却没有一个人叫过苦累,比他们还要拼命。
&ot;我们一定会成功的。&ot;这是这一刻周建林作为一个军人最朴素的想法。
一会儿又有一个人影往住所这里跑过来。
&ot;同志,有什么事吗?&ot;他们照例询问。
&ot;我回来给陆研究员拿一件衣服。&ot;现在过来的就是刚才那位年轻的研究员。
陆成明走得匆忙,那边可能要忙一晚上,他就赶回来给他带些御寒的过去。
研究员也是一副来去匆匆的样子,听见嘭的一声,孟义连忙问∶&ot;怎么了?&ot;
&ot;没事,是我把暖壶绊倒了。&ot;
两人连忙过去帮忙,孟义将人扶起来,周建林清理地上的碎片。
&ot;有没有磕到什么地方?&ot;
&ot;没事,就是撞在书桌上了。&ot;
周建林的目光顺势移向书桌,借着房间里微微的光芒,周建林看见了什么。
瞬间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