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次洪涛却一反常态,没有快刀斩乱麻,而是选择了一个见效最慢的笨办法,以理服人!
皇帝给锦衣卫下旨,每年从100多个上了榜的贫困地区随机挑选500名适龄儿童,由内帑出资将其安排到州府新学读书。
毕业之后成绩好的可以科举、可以考皇家学院,成绩一般或比较差的,送到建设部、工业部、化工部、农业部自建的职业学校里去,两三年之后就是一名预备役技术工人,照样能挣钱养家。
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与海户司里的孤儿比起来,这些孩子肯定没那么忠诚。人家都有父母,被强迫离开家的,保不齐还得埋怨皇帝不讲理呢。
洪涛要的不是忠诚,而是人性中的炫耀。这些孩子成年之后,要不成了有学问的人,要不成了技术工人,不光能养活一家人,还比大部分百姓挣得多、活的好。
这时候该干嘛了呢?九成会选择带着大包小包、穿着最好的衣服、拿着积攒起来的银币,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往家里赶。
衣锦还乡,是汉文化圈里的基本元素之一。上到大臣下到贩夫走卒,不管身在何方,只要有所成就,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回到家乡显摆显摆。不管在外乡有多风光,也不如在家乡父老面前抖落的过瘾。
这个习惯到底是好是坏,洪涛懒得琢磨,但怎么利用他真没少费心。:()不明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