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珠沉吟一会儿,她王家的产业遍布梁州,丢一个首饰铺子自然没什么要紧的,她只怕家中族老以后靠着这个借口夺走她手里的所有商铺,所以她要在这群人露出这个苗头的时候就狠狠掐断。
“我答应了。”王宝珠微微一笑。
见状,苏知棠也不藏着掖着了,她从柜子里拿出自己的首饰匣子,“这些首饰你尽管拿去用。”
王宝珠一一看过,随后命身后那女子将这些首饰的样式都画下来。
“文姑娘,若是此事能成,我也绝不会亏待了你,这套首饰卖出的利润,我分你三成。”王宝珠斩钉截铁道。
“我不过是出个首饰样子罢了,哪里能拿你这么多钱。”苏知棠忙道。
钱不钱的倒是无所谓,苏知棠暗搓搓地想,只要把这次难关度过去就好。
王宝珠摆了摆手,她素来是说个一不二的性子,说三成就是三成。
那女子还在画图,王宝珠便和苏知棠闲聊起来,“这么精巧的金钗,便是整个永安县也不多见。说起来,我倒是曾见县令府上的沈姑娘戴过一支金钗,也颇是精巧。”
说到沈听雪,苏知棠不由一愣,她有些天没见过沈听雪了,也不知她在忙什么,或许该找个时间去县里瞧瞧她。
“你知道县令府上的沈姑娘吗?”不等苏知棠说话,王宝珠便皱起眉头继续道:“她最近行事很是古怪,整天鬼鬼祟祟的,你若见到她,可得离她远一点。”
苏知棠:“……”
莫不是苏二姑娘在派人盯着沈听雪吧?
送走了王宝珠,苏知棠轻轻叹了口气,苏二姑娘和谢二公子瞧不上大河村这些乡下的泥腿子,自然不会想到文郎中骗了他们,可沈听雪不一样,她只要露出一点马脚,就会被苏二姑娘盯上。
只要等着这批收金饰的客商离开了就好了。
苏知棠看了一眼灶房旁边的茅草棚,里面已经码放了齐膝高的柴火垛。
到了寒冬时节,干柴难寻,便只能在别的时节多往林间跑上几趟,将落在地上的树枝归拢起来,搬进棚里码放整齐,好让冬日里的灶膛始终有暖融融的烟火气。
碧空如洗,苏知棠背起自己的背篓,准备去山上转一圈。
大河村村口,一个身着青布长袍的男人停住脚步,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背着大包裹的小厮。
坐在石墩上的老太太瞥了两人一眼,不耐烦道:“你们是什么人?来大河村是做什么的?”
为首的中年人笑着拱了拱手,腰间的玉佩随动作轻晃,“劳烦老人家,我等想打听些事儿,这村子里可有要卖首饰的?我们高价回收。”
说着话,中年人从腰间的褡裢里摸出几枚铜钱,轻轻放在老太太的掌心里。
老太太浑浊的眼睛一亮,连忙把铜钱攥住,语气也好了不少,“村里人穷得都吃不上饭了,谁家有钱买首饰啊。”
中年人随口和老太太闲扯起来,顺便听坐在不远处的几个妇人唠嗑。
“……都好几日没来了吧?今年的束脩我可不给。”一位胖妇人冷哼了一声,“我家孙子本来是能考中童生的人,都让谢先生给耽误了。”
谢先生?中年人心思一转,便又笑着问老太太,“这村子里还有教书先生?”
老太太点了点头,叹气道:“有是有,可惜年纪轻轻的,就是这身子骨太差了,只怕还比不上我这把老骨头呢!”
中年人眼珠一转,听着怎么有点像谢世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