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望月问完后,也不在意檀慈没有回答,小心翼翼地把黄纸红字的平安符塞进香囊里,一个香囊里一张。
她将装着平安符的香囊收进怀里,满意地笑道,“等回去我再把香囊送给师弟,让他挂在脖颈上,这下他肯定会原谅我的。”
檀慈无话可说,头疼地闭了闭眼。她今日这番作态,上山来拜佛的百姓们都看在眼里,等他们回去之前,想必就已经传到了宋青岳耳朵里。
她不再管这三角恋的烂摊子,转头去看僧人,以一种熟稔的语气问道,“劳烦您,我去看看我娘檀若梦的牌位。”
檀明和这个身份父女情深,又是个爱妻的,每个月都来看亡妻。按理说她这个女儿,也应当多次前来拜过母亲。
果然,一听她说这话僧人并不吃惊,像是早就习惯了似的,笑道,“这个月城主还没来,没想到是施主您先来了。”
他转身朝身后的另一位更年轻的僧人点了点头,僧人便一路领着他们,拐去了主殿后西侧的往生殿。
往生殿内供奉了三座菩萨像,桌案上放了许多往生牌位。檀慈一眼就看见了檀若梦的牌位。中间写的字是“先室檀母檀氏闺名若梦生西莲位”,左边则是立牌者“夫檀明”。
她恭恭敬敬地上香跪拜,状若无意地哀慽道,“一转眼,母亲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了。这些时日里,我总是想起母亲若是还在,能亲眼看到我出嫁该有多好……”
“施主不必伤怀,新婚乃大喜,令堂泉下有知也会高兴的。”僧人宽慰道。
这和尚知道她已经成亲了。檀慈压下心里的惊讶,不动声色地垂下眼眸。
檀明只在府内办了喜事,家仆们又跟了多年,对他这个家主一等一地忠诚,没有出去乱说的。当然也有可能那些嘴不严的早就被处置了。
就算说出去,估计这个世界里也没人会相信。毕竟新婚这样天大的喜事,还要藏着掖着不叫人知道,图什么呢?
就连城内的百姓也都不知道她成亲了,这些天没一个人恭贺她新婚。
她还要试探些什么,门口突然进来一个老和尚,根据衣着和年轻僧人的态度来看,应该是方丈。面相极好,慈眉善目。
方丈一见是她,双手合掌行礼道,“好久不见,小檀施主。”
檀慈连忙回了一礼,还没等她开口,方丈仔细看了一眼她的面容,脸上闪过一丝疑惑。
“怎么了?难不成您观我面相,我有血光之灾吗?”檀慈不自在地打趣道。
不料方丈摇了摇头,“施主命格贵不可言,之前确实有血光之灾,但是靠着姻缘线,会在成亲后化解。可您现在的面相……我看不透了。我不知道您之后的吉凶。”
“你们知道我成亲了?和我化解的灾祸有什么关系?这灾祸又是什么?”檀慈急切地问道。
听他这意思,成亲化解血光之灾,和檀明非要破掉她的处子之身,有什么隐情吗?
她还要再问,方丈为难道,“这您得去问您的父亲,恕我不能回答您。”
檀慈不死心地继续追问,这几个和尚又不肯说了,只闭目捻着佛珠,道一声阿弥陀佛。
檀慈无奈地皱眉,知道是问不出什么了,又看了看外面暗下来的天色,只好失望地下山。
方丈领着僧人将他们送至庙门,老和尚看着她的背影,远远地忽然弯腰行礼∶“施主,锦华城所有人,永远都会感谢您的母亲。”
檀慈猛地回头,看见他肃然的神情,心中疑云更重。他这意思倒像是有些话不好说出口,只能旁敲侧击提点她一句。
*
翌日一早,檀慈起床后先去了花满情的院子,倒在月亮门口看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林望月正蹲在门外躲在墙后,手里拿着个树枝,不知道在地上划拉些什么。
她一直在宋青岳面前都是端庄温柔的姿态,很少有这种不拘礼节的举动。倒是显得生动许多。
好好一个姑娘,什么都好,就是眼瞎。檀慈颇有些恨铁不成钢,走到她身后想要吓她一跳,眼尖地看她画的像是什么简笔画小人。
林望月一听到她的脚步声,飞快扔掉手里的树枝,蹭地一下站了起来,慌里慌张地拿鞋尖划掉地上的画。
檀慈好笑道,“你在这……”话未说完,林望月一把捂住她的嘴,把她拽到墙后。她竖起一根食指急切地“嘘”了一下,示意她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