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二深吸一口气。风里飘着糖葫芦的甜香、酒肆的醇厚、还有不知从谁家院子里逃出来的桂花香。他忽然想起少时——巷子里飘着的只有药罐子的苦味和柴火潮湿的霉味。
"变天了。"阿爹不知何时也爬上了屋顶,粗糙的手掌按在儿子肩上。
王小二正要点头,却见阿爹笑着指了指夜空——那里,一弯新月正破云而出,清辉如洗。
。。。。。。
幼子继位以后,陈明一家也换了新的府邸。
没错,这次不是宅院,而是府邸。
直至现在,部分不太聪明的朝臣才醒悟过来,为什么先帝迟迟不为公主开府建衙。
舒王府占地极广,门口石狮威严,朱红大门高耸。一进府门,便是宽敞的庭院,青石铺地,两旁种着名贵的花木。府中佣人极多,各司其职,穿梭往来。
陈明漫步在回廊中,眼见飞檐绘彩,栋梁雕花,心中感慨万千。
这时,田二匆匆走来,“大人,礼部尚书来访。”
陈明整理了下衣衫,“请他到后花园。”
礼部尚书虞集到时,他已在园子里等候。
是时,湖面荷花盛开,亭台楼阁点缀其中。
几个丫鬟正在圃中修剪花枝,动作娴熟。
陈明见其神端面冷,明显地来者不善,主动向其打招呼,“见过虞尚书!”
虞集轻拂长袖,冷哼一声,“好气派的府邸,好盛大的园林。”
陈明拱手,“老尚书有话还请直说!”他的这座王府的确占山扩林,风景秀丽,亭台楼阁,气势恢宏,可却是先帝在世时,命令臣工修建而成。
若仅仅是因为这个,对方便苛责自己骄奢,却也是没有道理的。
且这座府邸之所以被建成这副模样,未尝没有被视作天子别居的意思。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如今丧期刚过,你又是改制又是举行新政也就罢了,如今竟还妄动刀兵?你身上还有一点身为臣子的忠孝吗?”虞集下颌胡子抖动,口水乱喷,一脸的正气凛然。
陈明抬头大笑,“原以为老尚书乃是当世大儒,霁月风光,不拘俗流,没想到也和那些腐儒没有什么区别。”
虞集以手指着陈明,吹胡子瞪眼,“你说什么?”他身居四位鸿儒之首,朝野内外尽是清誉,岂容一个末学后辈侮辱。
哪怕面前之人是当今天子之父也不行。
“什么叫‘也就罢了’?完善体制改革是为巩固皇室的统治,这是不是向先帝尽忠?颁布新政是为了展示新朝的治理方向和解决前朝未竟的政务问题,这难道不是尽孝?”陈明看着虞集,“先帝在时,常言自己乃是百姓天子,庶民皇帝,他老人家最看重的便是民生问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虞尚书何不到下面走访走访,听听老百姓们对于新政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