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南边打了差不多两年的呲呀国终于退兵,他们的皇帝也不是愚蠢之人,持久的打下去呲呀国绝对会垮。
可惜了,但……也不错。
可惜,是因为没有杀掉更多的呲呀国士卒,而伊国和十万大山又不能进入沙漠。
不错,是因为可以减少一处战场,终于能让万、慕、氓三州百姓休养生息。
至于“百索区”,从十万大山给我的时候,那块地域已经是伊国的土地。
这么些时间,杰要是连那个区域都控制不住,他就可以告老还乡了。
十万大山拿不回去,也不会想着拿回。
呲呀国北上是必然的,现在强行拿回“百索区”只会导致伊国与十万大山决裂……会不会这就是呲呀国退兵的目的?
等伊国和十万大山关系不再那么密切,或者收买、交好其中一方后,他们才会再次发动战争。
十万大山之前先是和杰在万、兹两州交战,至于希莜国,那不是有手就能灭的国家吗?
再加上这两年防卫十万大山与呲呀国三分之二的边疆,抵挡呲呀国一半以上的兵力。哪怕是他们最擅长的山地战,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
这还是有伊国帮助的情况下,否则他们会战败。
人口的减少,使得他们哪怕有地,也没有太多的人手守住。
呲呀国开始在沙漠与大山中间地带的荒芜建造城池,其作用不是用来作为呲呀国的前线城池,而是准备用来给三地百姓交易的区域。
……
我用脚趾头得知道呲呀国在想什么?
稳固呲呀国皇帝的权力,增加呲呀百姓入侵北边的欲望。
这两年的经历,估计让呲呀国官员、百姓、士卒都抵触北上。
这时候,呲呀国皇帝就得拿出足够诱人的好处,不能再是空口无凭有金山银河,而是要有实质性的东西。
而所谓的交易,就能让呲呀国的人知道十万大山和伊国有什么好东西,以此刺激呲呀国民众北上的决心。
正好,我也是这么想的,让他们赶紧聚集士卒,借此灭掉呲呀国的绝大部分青壮。
先停止南边的战争也好,给他们一些时间准备,一些时间恢复曾经的雄心壮志。
……
同时,我感觉到了不对。
英利国通商这是伊琳特安定国家的手段,是让两国人相互熟悉,也是让我知道两地的特殊不要妄图对英利国发起战争。
我感觉,通商只是次要目的,让我明白两地不同才是主要。
才过了三个多月,呲呀国就说他们也想要通商?要说没有关联我是绝对不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