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了省钱和装点门面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
程念他们班的植树节主题黑板报不出意料荣获一等奖,奖品是油印室批发的一摸还能摸出油墨痕迹的奖状,外加负责面对篮球场露天舞台两边的展示栏更新。
那两条展示栏墙面加起来少说也有个二十米长,还要求他们在一周内完工。
当程念被叫去办公室,听到这一消息时,难免忿忿不平:“这哪里是奖励啊!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班主任老杨抿了一口茶,气定神闲:“能者多劳,这是锻炼你们的好机会!”
“哦。”程念语调敷衍,不吃这套,“怎么说也是老师们更厉害,还是老师亲自去吧。”
“我们老了,年轻人更有劲些。”杨永峰眼看着她瞬息下坠的嘴角,笑容转移勾起弧度,“又不是让你一个人去,二三等奖班级各出一个人,一等奖班级出两个,你主要负责统筹监工,再叫一个小伙伴跟你一起,少些磨合效率还高,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还有其他班的?”程念的气愤转化为同病相怜,她原先最担心的是,若单他们班弄,画画主力纪予生会承担太多,不过现在得知有另外两个班级加入,一周内完工不再算是特别紧迫,因为她知道二三等奖班级是有实力画画干将在的。
“都说了是给你们机会咯,到时候省市上评比,要是能得奖,奖状上写的就不是哪个班级了,是你们几个的大名哟!”老杨又抿了一口茶,脸色正经,“关键时候能加分的,懂得起嘛。”
“噢。”省市排第一的中学加个五分十分她大概率也上不了,不过后面的学校她纯靠文化分也是绰绰有余。所以她的重点根本就不在那上面,“展示栏要搞个什么主题?”
杨永峰:“过两周清明节,二十四节气,现在越来越重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好好把握,往这上面靠。”
程念抿唇:“emmm,具体点的要求有吗?”
此时恰好上课铃声响起,老杨给办公桌对面的隔壁班班主任抛了个眼神确认,“你先回去,待会儿大课间把人聚齐了一起说。”
放学后,露天舞台两边展示栏前,四人围聚。
小郑忍不住吐槽:“那几个老师说了跟白说似的,简直是浪费时间。”
三等奖班级是程念他们隔壁六班,加上两人都是班委,平时还比较熟悉,说话都直来直往的。
二等奖是翟天乐他们班一班,派的是个男生,经常负责学校元旦五四晚会主持,跟程念有搭档过,大家都叫他老邓,是个性格负责严谨的人:“我们先商量好大致内容,然后四个人两两分工,中间互相监督调整,这样会比较快捷。”
“但那样感觉容易出现画风不对,有可能两边脱节不沾边的情况。”程念思考了一瞬,试探地问,“要不然我们两边分成一古一今主题来呈现清明时节的样貌?”
小郑:“我觉得可以唉!那样风格有点差别也是合理的,并且也挺符合老师说的要体现传承与创新。”
老邓:“我同意。”
程念看向身旁沉默寡言的纪予生,他虽然每次对她的请求欣然答应,但她还是有些担忧会不会太麻烦他,他会不会只是不善于拒绝而同意,其实内心并不太情愿。
恰好他温和坦荡的目光投来,与她的视线交接,又转眼望向另外两人,用沉稳的语气带着肯定和鼓励:“我觉得很好。”
这,莫名有种家里小孩第一次上台发言的欣慰感。
“那怎么分组呢?石头剪刀布?”小郑用袖子擦了擦水粉颜料调色盘。
还没等她的手伸出袖子,其他人做好准备,纪予生先一步开口,斜眼示意:“我跟她一组。”
程念听到这过分直接的要求和拒绝,不由地咋舌。
小郑意味深长:“噢~明白了~”
就连老邓的目光也在他俩身上几番流转。
程念架不住,自个儿开始找补起来:“因为他比较腼腆这样子……”
纪予生在旁“嗯”了一声,她思绪因此被打断,又突然反应过来,他俩本就没有什么啊,解释更像是掩饰,随即转换话题选择。
“既然你们率先选定人,那就该我们先选主题了!”小郑和老邓对视一眼,“感觉现代的好画点,古代的就由你们得一等奖的画吧!”
程念抬眸,视线交换,然后她说:“可以的。”
确认完毕主题和大致走向,几人毫不拖泥带水,抓紧时间开工。
今天耗时很长,两边沟通修正草稿,融合整体风格,再回首时发现,操场上打球的人都已离校。
小郑和老邓住校,两队人原地告别解散,程念放学前已经收拾好书包,以免多走路再回教室,而纪予生恢复出勤后,通常是空着手来又空着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