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策马疾驰到一处空地。
空地处,地上躺着横七竖八的死尸,鲜血淌了一地,蜿蜒犹如蛇行,看血液颜色应当是才灭口不久。
“公子,我们来迟了一步。”长影一望,侧首对年轻男子焦急道。
空气中充斥着刺鼻的血腥味,令人忍不住捂住口鼻。
长影看向一旁的年轻男子,后者兀地松开了手中的缰绳,侧身翻下马。今日午时三刻,暗桩那二人便有人急急来报信,信上所言,今夜夜半,会有人行刺青州巡视使李净。
暗探不知从何处得来的消息,不知真假,长影才从外办事回来,见柳砚拧着眉,神色凝重地捏着那信条,指节微微泛白。而后二话没说牵着马就往外走,不管不顾。
他连连唤了几声无人应答,只好跟了上去。一路快马加鞭,行至夜半才勉强抵达,却还是来晚了一步。
夜色模糊,地上尸体众多,交叉相叠着,看不清面容。
柳砚眉目间的焦躁此时蓦然消散,似被这无尽的黑幕化为一滩浅淡的死水。长影侧目看着他,随后,便见他握紧的手忽地松开放下,往那尸野遍地之处走近了几步,弯下腰扒开尸体,一个一个辨别着面容。
公子步履一向从容,遇事总是波澜不惊,此时此刻,眼前人的所举所动竟生了几分惶恐。
长影不知为何,有些看不下去,他轻声劝着:“公子,您别急,李大人遇难成祥,未必会在其中。”
柳砚没说话,他动作不停,没多久血便染满了双手,色深发黑,与周遭暮色融为了一体。
“李怀安?”他弯着的腰此时缓缓直起,气息因疲惫不稳,却还是出声,惊动了静夜深渊。
枝叶飒飒作响,万物以息相吹,此时天地静默一瞬,回应他的只有风声。
柳砚不罢休,失声喊道:“李怀安!”
长影看着揪心,若今夜没找到李净,看柳砚的作势,怕是要寻人寻到青州才肯罢休。朝中无数双眼睛盯在柳砚身上,此时他们容不得丝毫差错,他身为朝之重臣,未经陛下批准贸然出城已是大忌,若是被人知晓他去了青州,后果不堪设想。
反对大魏天命之第一人,此经一去,落在君王与臣子的眼中,便如贼心昭然若揭。
纵使他是天子之师。
“公子,李大人吉人自有天相,说不准早已脱险,我们回去吧。”长影劝道,“您若是担心,属下回城便派一队人去寻。”
柳砚似乎已经听不进他的任何话语,站在原地纹丝不动,没有反应。
长影无奈,见他模样欲言又止。
“城中宵禁已过。”半晌,传来柳砚沉闷的声音,“回不去了。”
他语气像是在自嘲,话语言辞不知是说给谁听,但长影知道,纵使来得及,纵使赶到宵禁之前,他依旧不会返程,他要去寻李怀安。
“柳砚?”
柳砚心中一滞,下意识寻声偏头望去,相距十步远的密从中,团团黑影窸窸窣窣,有人猫着腰从中跳出来,朝他的方向而来。
“你怎么会在这?”那人一脸狐疑,满目不可思议。
他怎么会在这,此时连他也想不透彻,只记得知她出事时,大脑一片空白,万事万物皆是阻碍他之磐石,一路不计后果,等他反应过来,他便已经在这儿了。
凉风未止,暗天中的浮云似乎被这风吹散,如水中花一点一点漾开,平息,消散,顷刻明月傲然浮现,四周一切被笼罩清亮之下,也包括她。
面前之人走近了几步,顺手抖落下头上的青叶,她浑身乱糟糟的,唯有那双眼睛清明得似天上月。
李净随手理了理鬓发,抬眼看向对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