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不愧是带来了一城百姓,隔着重重墙垣,里面的人也能听到外边传来的厚重脚步声,并且,那脚步声越来越重,与这园中静谧形成对比。
沉稳,坚韧,而又笃定,在不经意间给他一种莫名其妙的胁迫感。
就同她这个人带给他的感觉一样。
云层浮动,灰暗之色渐渐褪去,日光透过廊墙上的菩提窗倾洒,在地上映出金黄斑驳,原本簌簌飘落的雪花,也慢慢变得轻柔起来。
那人一袭白衣,发丝染雪,就这么跟在易康身后,毫不避讳地对上他的目光,正步履轻缓地朝自己走来。明明天空开始变得澄澈,雪也似乎想要停了,可陆旻觉得,双眸忽地有些迷离。
两人清晨还共处一室,而今只隔着半日多的光景,再见却如陌生人一般。或许,他们确实需要重新认识对方。
宁予安在离他还有一段距离时停住脚步,垂首作揖一拜,“下官见过大将军。”
陆旻摆了摆手,让旁人都下去后,走到宁予安身侧的木栏处坐下,直接质问道:“我要的是延中内乱,而你都做了什么?”
宁予安唇角勾起浅笑,声音不卑不亢,“下官携延中城所有百姓来此,叩谢大将军荣恩。”
陆旻只觉得,现在她脸上出现的这般笑容,十分碍眼,尤其是那其中含着的淡淡嘲意,让他不悦。
他起身走近,伸手握住她的手腕用力一扯,使她直起身子抬眸与他相对。
“你以为,本将军会在乎那些虚妄声名?”
宁予安摇了摇头,只道:“城中百姓是无辜的。”
陆旻轻笑出声,笑她这话的愚昧天真,凝视她的眼神更为深邃,“局势沉浮,本就会有流血牺牲,凡事当以大局为重。而让我看不明白的是,宁大人此举,究竟是出于内心慈悲,还是别有意图。”
宁予安道:“大将军在怀疑什么?”
陆旻抓住她手腕的大掌握得更紧了些,几乎要把腕骨捏碎,他面容虽维持着淡定,话语却冷冷讥讽,“你将他们这些人带于此处,你敢说你没有哄骗,没有算计?没有想要以此威胁我?”
“哄骗又如何,算计又如何,”两人距离贴近,宁予安可以清晰看见那双墨色眸子中似有若无的隐怒,但她并不在意,接着轻言细语道:“大将军可知,纵然是算计,亦需要付出真心,我既对他们承诺过以命相护,那就一定会做到。所以大将军凭什么觉得,我是在说谎骗他们,又凭什么觉得,我所作所为全都是为了一己私利。”
“但我也愿意认错,用这种方式来威胁大将军是我的不对。”
闻言,陆旻怔了怔,他倒是没有想到在此情此景,她还这般能屈能伸,手掌力道在不自觉中松了一些。
“宁大人能言善辩,当真是三寸不烂之舌。”
感受他的怒气缓和了一些,宁予安挣脱开那手掌,揉了揉自己的手腕,看向他认真道:“就算是要完全铲除范鉴的根基,给羧羌震慑,也并不是要靠屠城才可以做到。”
陆旻眸光微澜,未答话。
宁予安看陆旻的目光却变得复杂起来,“大将军方才说要顾全大局,那么我想知道,在大将军心里,究竟何为大局。是存续的君臣之义,还是一时的为政得失?予安不懂太大的道理,只觉得眼前的大局,应该是尽可能地让无辜百姓免受牵连,他们不该,就这么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陆旻笑了,“君臣之义?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宁予安咬了咬牙,大有一种豁出去了的架势,“那夜执金吾为什么会在虞侯府搜出直指常州的罪证,这件事如若不是大将军你的安排,那么以大将军的聪明,怎么会不清楚那罪证到底因何出现在虞侯府?”
“难道就因为舍弃延中是陛下的意思,大将军便听之任之,不论对错?”
她连连逼问,却让陆旻一开始的不悦消散不少。因为,这才是真实的她。
陆旻轻轻鼓了两下掌,“早已疑心,到现在才问,也算是沉得住气。”
“既如此,那便请宁大人赐教,孰是孰非,何为对错?”
宁予安看着他笑了笑,只不过这笑容透着凉意,又看了一眼外边还在飘荡的雪花,她像是下了某种决心一般抓住陆旻的手就抬步穿过廊道往外走去。
这一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足以让飘雪抚遍全身,陆旻不知道自己那时在想什么,竟也由着她拉着走了出去。
越往外走,越觉人声盈耳。
园门外,站满了衣裳沾雪的百姓,他们见到陆旻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时,止住了喧闹,眼中闪烁着希冀。
“大将军看见了吗?数九寒天,大军压城,他们虽然惶恐,害怕,不安,但是仍愿意跟着我来到这里。”
两人于不远处停下,可以看见在雪地中瑟瑟发抖的人们,宁予安放开陆旻的手,指着那些人道,“他们为什么愿意随我一个素未谋面的侍御史至此,因为他们相信的不是我宁予安,而是大将军。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战神将军陆羡之,是一个能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的大英雄,他们相信大将军会保护他们,会平息这场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