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听到这里,眉头微蹙道。
“那就要苦一苦子修了。”
曹操轻叹一声道:“骑兵的消耗本就大,更何况是成规模的精锐骑兵,这累加起来就是不敢想的。”
“当初得知子修想领军北上青州,某是很生气的,毕竟他也老大不小了,但却迟迟没有诞下子嗣,万一出些差池如何是好?”
“可现在,某不这样想了。”
“如果能在某与那袁本初角逐下,子修能与元让他们一起,把青州夺取过来,我军就有大河、大江两条天险为倚仗了!!”
“如此在大江大河之间,大规模的推行兴屯,我军的优势只会愈发明显,只是兴屯这等大势,势必要在最安稳的地带才能见到成效。”
“某今后承受的压力不少,可子修承受的同样也不小,既要兴屯,以给某提供大批粮草辎重,还要兼顾到江东、荆南等地,某有时就在想啊,如果没有子修的话,让某一人独自面对这一切,某真的能承受住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公乃是百年难遇的雄主,嘉觉得再难的处境,明公也一定能承受的!!”郭嘉闻言,当即表明态度。
“哈哈!!”
曹操听后先是一愣,随即抚掌大笑起来。
“哈哈——”
郭嘉也跟着笑了起来。
一些话,就在这笑声下无声而出。
其实曹昂这位嫡长子,在曹操的内心深处占比很重,但是吧,曹昂崛起的太快了,这也难免会让曹操有些想法。
但即便是有想法,也没有掺杂别的。
纯粹是父子间的那些东西。
然而在这次与袁绍交战下,曹操想通很多,自家儿子再厉害,那也是跟自己一心的,自己遇到困难了,遇到挑战了,那做儿子的比谁都要着急。
持续不断地向北输送粮草军需,这就是最好的明证。
这期间在许都坐镇的荀彧,在与曹操来往的书信中,可是没少提及曹昂,提及征东将军府的。
而在曹昂领军驰援江淮,以解决来犯的孙刘联军,别看曹昂没有直接对曹操写过什么信,但是征东将军府呈递的军情,还有夏侯惇给曹操写的信,可是没少提及曹昂。
最最关键的一点,是曹昂决意领兵北上青州下,在泰山郡坐镇的夏侯惇,在东平坐镇的程昱,可同样没少向曹操写信,这其中涉及最多的,反倒不是曹昂,而是袁谭如何如何。
处在的位置不一样了,有些想表述出的话,就不会以同一种形式表露出来。
曹操对这些看的很透彻。
袁绍宠爱三子尚,疏离长子谭,这在今下的对峙中是愈发凸显出劣势了,而曹操呢,对自家嫡长极其重视,甚至委以重任,哪怕曹昂自己承受巨大压力,也会帮着分忧解难,这优势是愈发突显出来。
其实在曹氏麾下,从曹昂迎娶夏侯涓后,就逐步将一件事形成常态了,即曹操曹昂在南北并立!
这看似是很割裂的,是不利于势力发展的,可只要曹操曹昂父子俩能够把握好分寸与关系,那起到的作用是一加一大于二的。
而想让这一格局消失,至少要等到雄踞河北的袁绍,被曹氏彻底倾覆掉,否则这种格局就要保持。
袁绍所部倾覆掉了,天下格局就彻变了。
那时曹氏要面对的就跟着变了。
曹操在中枢,曹昂在地方,即便父子俩没有什么想法,可底下的人呢?还有敌视曹氏,排斥曹氏的呢?
这世间最复杂的莫过于人心二字!!
正如刚才郭嘉的一些话,就是在很隐晦的告诉曹操。
曹操是何许人也?
他又如何能听不懂这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