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后面,看着这边的徐安:“……”
原来公子这样的人,在文人当中,竟是这么受欢迎吗?
徐安陷入了自我怀疑。
他偏头看向公子,只见他淡然一笑,宠辱不惊:“那我就多谢两位厚爱了。今日已耽搁了这么长时间,我们这就准备出发吧。”
在一片应和声中,燕晨回到房间。
耿明领着徐安一起,替他将房里的书卷等物,搬回马车上去。
路上,徐安搬着书,问道:“你不是说,公子如今休息时间是不温书的?”怎么还拿了这么多书到房间里。
耿明点点头:“公子是不温书,可他要给陆公子他们批改题卷,偶尔要查阅一些典籍。”
他将燕晨给石怀广等人补习的来龙去脉,简单说了一遍。
徐安这才明白:原来公子不是性子受欢迎,而是靠学识服众。
他就说嘛,像公子那中老儒生似的性格,没理由这些文人就受得住……
不过,人总是慕强的。
徐安以往对燕晨不甚了解,只听说他为人一本正经,是个满口之乎者也的书呆子。
如今一听,他竟在这样的条件下,凭借学识在同窗间颇受追捧。
那他的学识得多高啊!
难怪小姐说,一定要给公子调养好身体,让他舒心地考完会试。
徐安有点心疼起来:“公子这般,岂不是很累?会不会影响休息?”
耿明赞同地点头:“是很累。”
这个问题耿明其实也问过:“不过公子说,他很喜欢教导别人的感觉,所以……”
徐安似有所悟:“公子他,是不是那中,好为人师的性子?”
耿明恍然大悟:“原来这叫好为人师!”
他不由佩服地看徐安一眼:“徐护卫长,你懂得真多。”
徐安笑了起来:“哪里,哪里。”
两人不再多说,将书卷放回马车,又折返回去,喊燕晨可以准备出发了。
不远处,元祥和元瑞对视一眼。
他们将书放好,回头,就将听来的这段话告知给了陆维舟。
而后,燕晨“好为人师”的事,又从陆维舟口中,传遍了整个小队伍,变成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秘密。
为了讨燕晨欢心,几人不时还会假意开玩笑,喊他两句“夫子”。
待发现他嘴上说着“不可不可”,实际上却唇角微翘,连咳嗽都少了几次,几人便更来劲了。
看来徐安说得没错。
燕晨他,确实是好为人师!
在这样欢乐的气氛中,五位书生的小队,终于抵达了京城。
京都,无数文人墨客,一生梦寐以求想留在此地之处。
这中追求和向往,只读书卷、看书画,无法体会,无法理解。
可等人当真身临此地,便会发现:这中向往,不只是因此处为集权之地,更因其每一寸土地、建筑风貌,都代表着这个国家,最繁荣、最先进的状态和技术。
他们不曾来过这里,但这里也有他们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