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太君气愤地说:“你当成家的墙是铁桶围城吗?成家和田家那妇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快说!”
盛桂娘见母亲说得如此详细,一定是知情了,酸意上涌,便抹着眼泪说出了这些时日的憋闷。
“上次成郎接我回府,到了家中没几日便给我跪下了。他自己一时不谨慎,跟田佩蓉那贱妇吃酒吃得大醉不可自拔,就此犯下一夜之错,谁知那田佩蓉居然就珠胎暗结,以此来要挟成郎。若是不高抬大轿抬她入门,就要到皇后那里哭闹,说是成郎坏她名节,毁她清白!”
说到这里,盛桂娘的泪意上涌,哽咽哭了出来。
可惜坐在一旁的儿子似乎并不关心老子的名节,淡淡又补充道:“我爹一定还说,他这辈子心里只装着娘亲你一人,就算田佩蓉入府抬为平妻,可是在他心中,正妻也只有娘亲你一人。”
盛桂娘瞪着儿子,半张嘴说不出话,因为成郎的确是这么跟她说的。
当时让她听得眼泪绕眶的话,被儿子带着薄凉语调这么一说,立刻有了敷衍骗傻子的意思。
可是如此被儿子奚落,她心有不甘,毕竟自己这些日子来的隐忍都是为了成天复的前程啊!
听儿子似乎又要起性子,桂娘倒是止住眼泪说:“你懂什么!如今吏部被田家把持,若是得罪了田家,就算你金榜高中,只怕也要坐候补从缺的冷板凳。为了你。娘……什么苦都吃得!”
说着桂娘又要流下眼泪。
在痛苦的哽咽声里,她似乎听见儿子云淡风轻地说:“我已经给监科递了延期顺考的折子,不参加今年的恩科了。”
听到这里,桂娘与祖母同时说到:“什么!”
当晚万岁重视人才体恤贫寒子弟。许多乡试子弟过考之后,须得跋山涉水进行省试,最后进行殿试。有许多子弟一路风餐露宿,入了京城便病倒了。
就此错过恩科,实在白白可惜了人才。所以万岁隆恩,自他登基起,有了顺考的制度。若是因故不能参考,便可呈递顺考帖子,不必等待四年一次的恩科,一年后便有一次补考的机会。
不过这种顺考不过是摆摆隆恩体恤的样子,一年的补考的考题更难,大都不能过,就算过了,也没了什么合适的官位。
所以许多学子宁愿再等四年也不去参加顺考。
成天复虽然启蒙略晚,但天资聪慧,他的恩师都说只要他努力用功,遇考不乱,殿试的时候便是状元之才。
如今成家对他给予无限厚望,他怎么跟家中长辈连招呼都不打,就递了延考的条子!这……这不是自毁前程吗?
就连秦老太君也一点都不知情,急得拍桌子,觉得这孩子太胡闹了!
可是成天复却一副沉静模样,面上毫无悔恼之意,只心平气和地说到:“娘,你也说了,这次恩考乃是田家的门生子弟把持。恰好父亲又出了这样的事情,所以无论田佩蓉入不入门,为妻还是为妾,都要牵扯一番。田家向来跋扈,若是不顺,可能会在恩科时被为难;顺了田家的意思,我若是高中,也会被外人认定是娘亲你做了牺牲,儿子才得了田家的好处,并非真才实学。要是有了这样卖母求荣、以母换官的名声,做官也不畅快,以后儿子还要领田家的人情。倒不如我等一等,待家事理清了,再去补考也不晚。”
盛桂娘对丈夫的腌臜事忍到现在,大半是为了儿子的前程。天复小时顽劣,半大了才收心苦读,花费的功夫也要更多些,每次看他挑灯夜读,做娘亲的都心疼得不得了。
好不容易看到儿子年少有为,一路高进,没想到最后竟然因为田家贱妇而情愿自毁前程,递了顺考的条子。
想到儿子前程受阻,桂娘气得哽咽跺脚:“都是因为那一对狗男女!可怜我儿就这般被耽误了!”,!
>这顶宽宏大量的高帽轰然落下,还顺便骂了沈芳歇乃长舌是非精,沈大娘子气得眉头都挑起来了:“你……”
盛桂娘知道她这个侄女的脾气,今日能笑着怼人,已经是涵养见长了。趁着还没撒泼扇嘴巴子扯脸,连忙道:“以后再见沈小姐,可不能乱发脾气,你也是要嫁人的,这样跋扈的脾气,到了王府可不行。”
沈大娘子听了心内冷笑——慈宁王为人狠辣,慈宁王妃也是约束下人刻薄,不会成为什么慈悲婆婆。这个盛香桥进了慈宁王府,光是她那未来的婆婆就够她喝一壶的。更何况世子花名在外,有这小丫头的苦头吃!
想到这她也不愿再跟个黄毛丫头扯皮,方才她已经说动了盛桂娘去说服她的兄长,眼下也不是得罪桂娘的时候,待得慧淑夫人入了成家的门,管教这些盛家的破落货哭叫无门。
至于成家现在来的小丫头,无非就是尽一尽晚辈的情分,来送些果子糕饼一类的,应该坐一坐就走了。
想到这,沈大娘子也懒得跟盛香桥纠缠,假笑着让盛桂娘保重身子后,便起身与钱氏相携而去了。
盛桂娘让丫鬟给盛香桥端来了甜茶果子后,便说:“你方才可像话?沈大娘子不过略说说,你便夹枪带棒,亏得她与我亲,又大度不与你计较,你这孩子,什么时候能懂事?”
香桥眨巴眼睛不解问道:“沈大娘子的夫君如今在吏部当差,若是没记错,正是在慧淑夫人兄长之下供职。沈夫人素来是京城里顶会交际的,怎么方才她说对姑母您比对田家人还好?难道是姑父升迁,成了沈大人的新上司?所以她见风转舵,特意来巴结您?”
桂娘给问得一滞,成郎哪里是沈大人的上司?成郎虽然满腹才学,可在官阶上比沈大人略差了些。
不过小姑娘说得在理,桂娘应答不上便有些恼道:“你这孩子,胡乱说些什么。沈大娘子不也没有说你什么,你怎么还记仇了?”
盛香桥笑了:“我跟沈小姐不过是小孩子胡闹,哪有什么仇不仇的,只是方才进来的时候,听到她提起什么娥皇女英,觉得这段史一派胡言,还想跟她辩一辩,谁想她这么急就走了。”
盛桂娘听了这话,抬头看了侄女一眼,不过想来她只听了只言片语,哪里会知道成家内幕,便怅然说:“娥皇女英乃千古佳话,有什么好辩的?”
香桥咬着糕饼,含糊说道:“尧禅位给舜,同嫁两女给了他,除了因为舜圣贤之外,大约是为了在舜的身边安插好线人,免得他做了出格之举。再不然就是怕尧以后喜新厌旧,这姐妹同心可以一起对付狐媚小妖精。免得分了舜家的势。由此可见尧虽然是位贤帝,却不是个好父亲,他也不想想,姐妹同侍一夫,除了千年传唱起来甚为好听外,她们姐妹之间是否有心结龃龉?幸亏先贤们都是禅让其位,后来舜帝又将位置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不然话,光是嫡子之争,足可让姐妹二人争破了脸儿呢……”
盛桂娘绷着脸听,忍不住苦笑:“都是些什么胡言乱语……”可说到一半,她顿住了。
这几天来,自己夫君先是跟她磕头认错,并再三保证,将来田氏入门也会尊奉她为姐姐,绝对不会乱了她嫡妻正位。而大房夫妇,还有身边的密友也是接连来劝,事已至此,唯有效仿娥皇女英才是最得宜的法子。反正本朝也有先例,当初开国的功臣为了对多娶些旧族世家借力,有那么几位娶了平妻入门的。
她想着自己若是不依,老子乱了名声,她儿子女儿也会受牵连,便有心屈从。但是今天听侄女天真之言,的确是有理。
田佩蓉是大着肚子进来的,若是生了女儿还好,可若是儿子的话,岂不是将来要跟自己的儿子争夺嫡子正位?天复顽劣叛逆,一向不得夫君的喜爱,若是再来个平妻所生的儿子分宠……这若大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