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群豪,有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之气。
也是这种自信才让他一个契丹人敢领着契丹十八骑硬闯少林武林大会,不惧武林群雄,甚至天下任何人!
这些小说中的人物情节虽然都是小说家凭空臆造出来的,但杨瑾觉得有些地方还是颇有些道理。
所以他现在就想保持剑法武功不败的记录,来培养对自身武功的自信。
虽然败了也没什么,但是能不败还是不败的好!
因为杨瑾认为,学武就和做生意一样,什么时候都能输都能败,就是刚开始的时候不能输不能败。
因为这时候实力最弱小,还没有发展起来,输不起。
学武也是一样,这个时候,对武学之道都是懵懵懂懂,模模糊糊,不甚了解。
本来就什么也不懂,若是再总是失败,内心之中就会对自己学武一事产生怀疑,变得不自信,而这正是犯了武学修炼的大忌!
武学修炼的根本内功修炼就是从炼精化气,借假修真开始的。
虽然炼己筑基很重要,但这都是在为炼精化气打根基,做准备。
人体之内本来没有真气内力,只有气血。
而炼精化气的本质就是借假修真,从没有的东西之中单凭冥想,想象臆造出一种奇特的物质出来,这种东西就是习武之人口中的真气内力。
而想要借假修真从人体气血精华中凝练出第一缕内力真气,就必须在冥想之中,潜意识真的相信体内有真气内力这种
东西存在,从而在气血精华中把它提取出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武林中人修炼不同的武功心法之后,所修炼出来的内力真气性质各有不同的原因。
而且就是同种心法,不同的人修炼之后,修炼出来的内力真气在本质上都有细微的差别,这些内气真力上带有各自主人的一丝独有的特性。
这也就是为什么,修炼同一种武功,内功高深的人虽然能给低的人传功,但是损耗的内力真气却远远多于传输的功。
而且传功之人将自身功力传给别人之后,不但功力大退,就连身体本源也会随着功力流失的根本原因。
炼精化气,借假修真这一步对这个世界的习武之人虽然困难,但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门槛。
在大派传人弟子中,借假修真,从气血中凝练出第一缕的内力真气更不算什么大的门槛,反倒是极为平常的一步而已。
十个完成炼己筑基之人差不多九个都能修出内力真气。
但是,这一关在杨瑾自己看来,却是犹如天堑一般难以逾越。
他要想迈过这一关,成功的从气血中炼精化气,凝练出第一缕内力真气,却是困难无比。
因为借假修真,想要凭着冥想在体内的气血精华中凝练出第一缕内力真气这一步。
最重要的不是内功心法和气血元气的多寡,而是重在一个“信”字!
而就是要做到这个“信”字,杨瑾觉得对其他人可能很容易,但对他却是相
当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