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那边的两大电视台也在跟进,甚至还有一家英资媒体下属的娱乐栏目,专门请了当年的节目策划人做连线,节目中直接说……”
“沈蔷当年的死亡报告,从头到尾就没让他们这些人看过原件。”
季文语气低沉,却藏着一丝惊疑:“现在不只是普通粉丝在声援,连娱乐圈几个老牌编剧、导演都发文暗示,当年沈蔷的出事时间点‘不那么巧合’,疑点重重。”
“而另一边,在东南亚这边,已经有泰文、马文的娱乐频道主动开始翻译字幕,准备放送这条新闻。”
“还搭上了几个时政账号,把沈蔷事件同当年的文娱基金爆仓连在一起炒。”
他看了眼王远东的脸色,又继续道:
“曼国这边的中文新闻频道,原本是只播一条通稿,结果临时插播了视频,还调了档期,把明早的讨论节目提前到今天晚上。”
“这一波不像是有人随手放料,而是一次高度策略性投放,节奏、平台分布、话题点控制得都很精准。”
“而且……”他略微压低了声音,“目前已有至少六家大号开始串联‘追查真相’话题标签,有迹象显示,是舆论机构在背后推波助澜。”
“我们虽然在几个社交平台有布点,但目前封不住。”
王远东眉头轻蹙,目光一寸寸沉下。
“目前判断,是‘有组织、有准备、提前预埋’的投放行为。”
季文低声补充,“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爆料。”
“最可疑的,是他们选择的这个时机。”
“港府内部恰好进入人事调整的‘静默期’,几大部门的发言人都在过渡,这就意味着——哪怕想回应,也来不及定调,等到内部统一口径,这一波情绪已经炸出去了。”
“整个港城警方和新闻署现在就像是被堵了喉咙,反应不出手。”
王远东盯着那张照片几秒,轻声道:“他果然动的是这条线。”
季文迟疑道:“您猜测是……李二宝?”
“不是猜,是肯定。”
王远东将手机还回去,语调依旧温和,
,!
“从他第一封匿名投放开始,我就知道,他想炸的人线,不是吕兆宏,也不是黄敬凯。”
“而是江源。”
“只是之前舆情没跟上,这回他换了节奏,用沈蔷——打情绪牌。”
“沈蔷的死亡不只是明星事件,它是时代的落幕。”
“你现在告诉港城人——她不是意外死的,而是知道了一些不能说的东西,然后被做掉了,公众情绪会失控。”
“这是一场‘制造记忆背叛感’的精准策划。”
“只是那个时候反应不强烈,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才会来这么一手。”
“这封信,是写给整个金融圈的,也是写给我们所有人的。”
“但他真正想引的,是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