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吧!啥事?晚点我可要去看我儿子。”
孟川没有继续调侃黄老,直入正题道。
“你的创业基金和产业升级基金,上面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赞赏。”
说到正事,黄老也平静了下来:
“这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虽然对个体户,或者是小企业是福音。但工农阶级才是我们的根本。”
黄老端起茶杯抿了口,指尖在杯沿摩挲着,语气沉了沉:
“工农阶级的底子要夯实,离不开实打实的‘骨架’——路要通,桥要稳,农田得有灌溉渠,偏远地方得架起信号塔。”
“这些基建,缺的就是能沉下心砸钱、还能把钱花在刀刃上的人。”
他抬眼看向孟川,目光里带着些期许:
“你那两个基金盘活了小户,可基建这块盘子大,最少估值都是上百亿。小资本进不去,只有你——”
黄老还说完,孟川便是打断道:
“你要我投基建?”
孟川狐疑地看着黄老。
孟川还以为黄老今天来找自己是为了基金的事情。
原来是另有所图。
黄老往前倾了倾身子,继续“蛊惑”道:
“不错。基建才是大善。修一条跨省高铁,最少能带动沿线二十多个县的建材、运输、餐饮。”
“建几个大型水库发电站,不光能防涝抗旱,周边的渔业、旅游业都能跟着活。”
“哪怕是给偏远山村铺柏油路,老百姓的山货能运出去,日子就能松快一半。”
“你算算,这能造出多少岗位?能盘活多少快歇业的水泥厂、钢铁厂?”
末了,生怕孟川不明白,黄老压低声音又补了句:
“国家的规划里,基建永远都是重头戏。”
“但光靠国企扛着,资金周转总有些紧。”
“你要是能牵头搞个基建公司,凭你的名头和财力,不用政府多操心,就能把摊子铺开。”
孟川听完,手指在茶几上敲了敲,忽然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