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儿姐姐,你就坐在这里,不用出声,你想问什么,就写个小纸条给小朵。”白玉兰将赵霞儿摁到椅子上。
转头又叮嘱对康小朵:“小朵,你一会儿上完了茶,就回来这里。霞儿姐姐写好了,你就拿出去递给我,知道了吗?”
康小朵点点头:“我知道了,我就拿着水壶去添水,然后顺手递给你。”
白玉兰想了想,又摇了摇头:“别给我了,还是给我娘或者我阿婆吧?给我,我也不好问啊?”
康小朵不行了:“可是,她们不是不怎么识字吗?”
白玉兰:。。。。。。我去,我真蠢!
“咳咳”,清清嗓子,白玉兰赶紧改口道:“那你还给我吧,反正我穿男装,就站到阿娘或者阿婆身边,到时候我想办法提醒她们问吧。”
康小朵于是出去收拾,做准备去了。
赵霞儿抓住白玉兰的胳膊,红着脸问白玉兰:“兰兰,我看还是算了吧!我,我,我还是。。。。。。”
白玉兰反手抓住她的手,安慰道:“霞儿姐姐,别害羞!我跟你说过吧?我有个堂姐,她都敢自己单独跟求亲的人当面谈呢。自己的幸福,只有自己满意,才会有啊!”
赵霞儿点点头:“那,好吧。我,我。。。。。。”
正在她们拉扯的时候,白杉已经带着那个求亲学子回来了,白松没有一起回来,白杨却一起回来了。
白杨说:“我想冰冰了,好几天没见了,我回来看看。”说完,他就去找女儿了。
白杉则带着求亲者来拜见:“阿婆,娘,这是我在君子楼的同窗,荣希。”
荣希赶紧行礼:“阿婆好,婶子好。”
颜李氏坐在主位,指指挨着自己这边的宾位:“好,好孩子,来,坐。”
在康小朵上茶的空儿,田巧儿便直接了当的问了:“阿荣,我就叫你阿荣了哈。阿荣,你既然叫我一声婶子,我就拿你当自己家晚辈,婶子问你,你今年几岁了?家住哪里?都还有什么人?”
荣希也干脆,直接一股脑说了:“我今年十九了,去年中了举人,家里是沧州府农村的。父母具在,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已经出嫁。还有个妹妹,已经定亲了,正在商议婚期。”
他的家境还真不错啊,就算是农村的,那应该是也地主人家,不然也供不起他读书科举。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定亲?反而要娶赵霞儿?
田巧儿思忖了一下,将问题抛给了更有经验的颜李氏。
颜李氏便问道:“阿荣啊,跟阿婆说说,你父母怎么到现在也没给你说门亲事?”
荣希顿了顿,说:“是这样的,我家只是个小地主,家里供我读书已经卖了一半的田地。我爹娘眼光很高,他们想我能娶个有丰厚嫁妆的女子为妻,一直也没挑到满意的。”
哦,婆婆不好相处,很挑剔。
这下子,屋里的气氛一凝。
康小朵来添水,然后塞给白玉兰一个纸条。
白玉兰假装擦鞋,蹲在田巧儿身后看了看,然后站起来跟田巧儿耳语。
田巧儿拍拍她的手,看了一眼后墙,接着问道:“那,你求娶我女儿的朋友,是因为听谁说她有很多嫁妆吗?”
“不不不!”荣希将双手摇出了火星子,“不是的,我是感动于她至真至孝的人品。子曰,娶妻当娶贤,我想,有没有很多嫁妆并不重要,只要人品好,自然能将日子越过越有。”
田巧儿看着对面因为激动而涨红的俊脸,听着他说出这样的话,简直对她满意得不得了,心里竟然闪过一丝要是给我做女婿该多好的想法。
“咳咳~”甩甩头,田巧儿赶紧将这个想法甩出去,走上前去,伸手拉住荣希的手:“那我问你,如果你娘和你媳妇儿闹矛盾,你会怎么办?”
荣希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自然是谁有理就向着谁。”
呃,咋说呢,这个答案肯定比不上“当然向着媳妇”,但是也比不回答或者虚情假意地说这句话强,至少,这句话是他的真实意思。
不偏不倚也勉强及格,总比妈宝男强十倍,最起码这个答案其实意味着他将老娘和媳妇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比那些愚孝的强。
田巧儿于是就应下了:“成,这个亲,婶子去给你求求试试。”
荣希激动地站起来作揖:“多谢婶婶!”
“不忙谢!我肯定努力给你说这媒,但是,说不说得成,还得看你俩的缘分。”
颜李氏点头:“没错。要是你俩有缘,成亲以后,可得记住今天说的话。”
“还有,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家里父母,你能让他们接受我女儿的-朋友吗?”
荣希郑重其事地说:“还请放心,大丈夫顶门立户,我定然不会让我将来的妻子名不正言不顺受委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