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筛选出的三个优先级项目,都是老街区里的‘硬骨头’。要么是产权复杂,要么是居民意见不统一。”
轩辕阁接过清单,指尖划过“平江路沿街商铺更新”那一项。
忽然想起五年前在“拾光集”见过的老巷,“慢慢来,你们做设计的,最不怕的就是‘磨’。”
这“磨”,一磨就是两年。
初心设计拿下了老火车站的改造项目。
这座建成于1908年的老建筑,曾是重要铁路的枢纽,后来因设施陈旧被闲置。
甲方要求“既要保留钟楼和马赛克壁画,又要满足现代高铁站的客流量需求”。
业内不少设计公司都望而却步,觉得“历史保护和功能需求是死对头”。
韩灵粹带着设计部在老火车站里住了半个月。
白天,她和韩木拿着卷尺量每一根立柱的尺寸,听老铁路工人讲当年的故事。
晚上,她在临时搭建的办公室里画草图,寻寻放春假,也跟着过来,坐在角落里用平板画钟楼的光影变化。
有天深夜,寻寻指着草图上的“地下通道”设计。
“妈妈,能不能在通道壁上贴老火车票的图案?这样走过去,就像在看铁路的历史。”
韩灵粹愣了愣,随即在草图上添了一笔。
后来,这条贴满复刻老火车票的地下通道,成了改造后老火车站的“网红打卡点”。
旅客抬头能看见透过玻璃穹顶洒下的阳光,耳边是钟楼传来的整点报时,老与新在这方空间里,像齿轮一样精准地咬合在一起。
项目落地那天,城城牵着弟弟们的手,站在马赛克壁画前。
“妈妈,这比你手机里存的老照片好看多了。”
沈寒星蹲下来,摸了摸儿子的头。
城城眉眼间渐渐有了傅景珩的轮廓,这些年,没人主动跟他提傅景珩,他也从没问过。
只是偶尔在整理旧物时,看到沈寒星藏在抽屉里的离婚证,会默默帮她放回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