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鲁赫曼的诚恳邀请和莱昂纳多的撒娇攻势让希尔薇有过片刻动摇,但面对挤得满满当当的时间表,她最终还是没有答应。
今早她和伊索林说了没有出演的打算,随后两人就前天机场的突发状况讨论一番,由于消息渠道过于杂乱,难以查证是否有人从中作梗,再加上狗仔一向擅长捕风捉影,这件事也只能不了了之(不过希尔薇严重怀疑是她的一时兴起让克莱尔那边应激了)。
还没来得及再多说几句别的(她刚想承认自己和莱昂纳多的恋爱关系),电话里就传出忙音。
好吧,这也不能怪她,毕竟伊索林最近正为梅格·瑞恩的事忙得焦头烂额。这个凭借《当哈利遇见莎莉》稳坐“浪漫喜剧女王”之位的女星,美国民众心中甜美可人的甜心,私生活一团如麻。
1991年梅格·瑞恩和丹尼斯·奎德结婚的时候,伊索林就委婉地劝阻过她(因为丹尼斯是出了名的坏小子和瘾君子),而随着梅格的名气越来越大,让丹尼斯倍感压力,他们夫妻二人也开始频繁争吵,伊索林曾经吐槽怀疑自己是不是转行做了什么家庭调解员。
然而梅格还没处理好感情上的危机,同时又在为事业焦虑。她不确定大众是否会为她的转型之作《生死豪情》买账,毕竟他们看起来更偏爱她的浪漫喜剧形象。
婚姻与事业的矛盾让她的情绪愈发不稳定,甚至突然陷入容貌焦虑,执意要去微整形,伊索林费尽口舌才让她打消念头(就算是微整,在镜头的放大下很容易看出不自然的地方),不料梅格转头又签下一大堆医美项目。
至于梅格后续的发展,伊索林保持着清醒而冷酷的认知,毕竟她和梅格的合同即将到期(CAA的合同期限为五年,她们中间续签了一次)。
如今她仍愿意好聚好散,不过是念在十年合作的旧情。但没有任何经纪人会容忍一个完全不听劝的艺人,特别是当自己的专业建议屡遭无视。既然如此,这段合作关系也只能到此为止。
希尔薇决定另找时机与伊索林说这件事。眼下她更挂心的是学业,距离明年五月的毕业仅剩数月,手头的毕业项目正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种关键时刻,她绝不可能放下自己苦心经营的成果去接拍新戏。
不过,这只是她拒绝剧本的其中一个原因。希尔薇对鲁赫曼设计的剧情实在提不起兴趣——在莎士比亚式的悲剧框架里强行植入现代改编,未免有些割裂。保留原版莎翁咬文嚼字的戏剧式台词,却设定在现代帮派背景下,透着格格不入违和感,
更何况,朱丽叶这个角色本身对她缺乏吸引力。虽然欣赏她勇敢赴死的热烈情真,但也仅此而已。整部戏的亮点几乎都集中在罗密欧身上,而她更看重的是电影中自己能有多少发挥空间。
如果这部电影最后的成绩不错,希尔薇低头看向正抱着自己胳膊撒娇的莱昂纳多——那一定是因为这家伙的脸。
没办法,既然是一部爱情电影,观众肯定会看中男女主角的颜值。如果主角的颜值不匹配,或者气场不相容,那么呈现出来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观众肯定不能理解他们怎么会爱得死去活来。
当然,若剧情足够扎实,即便是“灵魂伴侣”的设定也能让观众信服。但《罗密欧与朱丽叶》显然不在此列。
尤其是爱情电影的受众其实大多还是女性,那么男主角的颜值就更为关键。
希尔薇没好气地戳了戳那颗在她肩头乱蹭的金色脑袋,“你还打算抱多久?Kitty都被你挤到角落去了。”
暑假期间希尔薇就把Kitty一起带回家,宿舍的其他人每天忙得基本上不见踪影,总不能把Kitty独自留在空荡荡的寝室里。
Kitty蜷在地毯上,毛茸茸的爪子正有一下没一下地勾扯着莱昂纳多的裤脚。
“嘿!Kitty,你不认识我了吗?当初可是我带你回家的,做猫可不能这么忘恩负义!”莱昂纳多一把将Kitty捞进怀里,熟练地揉着它的后颈。而向来抗拒他人触碰的Kitty,此刻只是轻轻扭动几下,倒像是真的认出了他。
“这才对嘛。”莱昂纳多心满意足地摸着Kitty油光水滑的毛发,才把它放回地毯上。
“你明天就要回纽黑文,你见过哪对情侣刚在一起就要分开吗?”他再次伏在她的肩头,声音里带着一股子幽怨,活脱脱像个要被抛弃的怨夫。
莱昂纳多当然明白事情分轻重缓急,可一想到刚确认关系就要面临分离,希尔薇要回耶鲁,而他后面也要去拍摄《罗密欧和朱丽叶》,就怎么也坐不住,提出要跟她去纽黑文,却遭到希尔薇的无情拒绝。
“我们前天才在机场被狗仔围堵,下一秒你跟我又出现机场甚至耶鲁里面,那跟直接公开恋情有什么区别?”希尔薇果断地驳回莱昂纳多的提议。
看到他瞬间蔫巴下去的模样,希尔薇有点于心不忍,接下来有一段时间他们都没什么时间见面,刚谈就成异地恋也是没谁了。但正是因为足够了解,也就不会发生因为异地而激情褪去的情况。
指尖无意识地卷着他那撮翘起的金发,希尔薇转念一想,提议:“圣诞假期也就一个月后的事,你也不会一直待在墨西哥拍戏。这次整个假期都归你,我保证。”
“真的?!”莱昂纳多一骨碌从沙发上坐起来,“那说好了,不许骗我。”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那我打的每个电话你都要接。”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