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和绿豆晒了一天就差不多了。
第三天。
村里人自带连枷到司家前院一起打豆子。
司九月自然也没有落下。
娇红做了二十个连枷。
她拿起一个连枷,双手握把,人和板子在木把右侧,学着和别人一样,右脚前,左脚后,双手向下挥把,盖板就一甩一甩的砸向黄豆和绿豆。
司九月的力气很大。
豆荚“砰”地一下就炸了。
豆粒四处分散。
不豆杆都铺在晾晒席上也不用担心会撒出来。
盖板转了一圈后再次砸向黄豆。
如此反复不停的朝着豆荚砸去。
现在司家院里的声音如轻雷鸣响。
而村里的庄稼汉更专业,他们分成四队,每一队守着一个方位,热情高涨地挥动着手上的连枷整齐划一的从边上开始打。
“噼啪、噼啪……”
一连枷接着一连枷地打,一连枷挨着一连枷地打,连枷从空中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
四个围成圆形的队伍,你上我下,铆足了劲儿敲打。
连枷打在豆杆上发出的噼啪声极具节奏感,圆溜溜像水珠一样饱满的豆粒四下飞溅。
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江临见大家不说话就开始唱起了山歌:
“山歌啊好唱哎,口难开哟,豆子啊好吃豆难栽哟,豆腐好吃田难种哎,哎哎哎,鲜花好看啊啊啊花难摘啊啊啊。”
司九月听着这熟悉的调调一下就愣住了。
这不是刘三姐里面的调调吗?
难怪不得江临是本地人呢!
其他人听着他唱山歌一下就来劲了。
司九月决定有样学样。
她先是清了清嗓子。
然后一边打着豆子一边唱道:
“多谢了
多谢四方众乡亲
我今准备好饭菜哪
有菜有肉敬亲人啊哪啊啊啊
敬亲人啊啊啊”
这时轮到江临震惊了。
“你你也会唱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