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为何此处上至耄耋老者下至稚童皆要下地劳作,此处的年轻人呢?”
老人闻言神色黯淡了下来,他放下手中的干粮,浑浊的双目中透出无限哀痛:
“唉,年轻人……都走了……”
“我们这荒山小村偏僻,与世隔绝,我们平日里都依靠耕作为生。
年轻人身强力壮,作物丰收时若有余粮便驮去山外的小镇换些银钱,或是顺带买些家用回来。”
“可半年前,外出的年轻人陆续不归,甚至都无人往家中寄回书信。
渐渐的,村里便只剩下我们这帮老骨头和这些可怜的孩子了。”
时值深秋,山林里的风已有些刺骨。
凉风刮过田间,卷起无数枯叶草絮。那些老人与孩童劳作的身影单薄孤寂,渐被风沙模糊。
修烛收回目光,转又落到眼前的老人脸上:“就没有人去找过他们吗?”
“小镇离村子远,又要途经山林。且不说老老小小的经不住长途跋涉,若是在山中遇见豺狼虎豹……唉……”
老人的神情无奈到近乎无助,他低头喝了一口水,忽又抬起头,
“你们可是要往东边去?”
觞泽点头。
老人忙扶着田埂起身,步履蹒跚地在觞泽身前站定,用试探的口吻恳求:
“二位若途经小镇,可否替这些孩子们打听打听,小镇上可有从我们丰宁村出去的年轻人?”
“我们当尽力而为。”
听见觞泽答允,老人立即捧起他的手,言行难掩感激:
“多谢!多谢!”
————
跟随羊皮卷指引,二人离开丰宁村后便进入一片山林。
原以为很快便能到达山外小镇,哪知至傍晚时分他们也未走出密林。
偏在此时,空中落下淅沥小雨。
二人只得挤在一把局促的油纸伞下,依托着微弱的火折子在林间找寻出路。
夜雨携风而至,水汽渐渐弥散开来模糊了视线。山间秋雨寒凉,又伴夜幕而降,更将凉意大片布洒。
从前被修烛嫌弃的那件丑披风此时紧紧被她裹在了身上,火折子的那点火苗也成了她赖以驱寒的源泉。
火苗摇曳风中忽明忽暗,风稍大些它便几近熄灭。
修烛屈指挡在火苗前,小心翼翼将它护在凉风下,以保其燃烧不熄。
二人努力借着微光找寻避雨之处,可漆黑的天幕下,只有一眼望不见尽头的密林。
蓦然,一股异香穿透雨幕,霎时驱散了他们眼中的迷蒙。
修烛恹恹欲睡的眼神再度被点亮。她定了定神,仔细捕捉住这一根救命稻草,将目标锁定在密林深处。
香味如一盏引路明灯,为迷途中的二人指出了方向。
一路循着香味源头而去,不消多时,他们便行至一处竹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