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乐道:“要我说,江湖女侠非姑娘莫属。”
黄叶破涕一笑:“我可不是什么女侠,也不过是多管闲事,自寻烦恼了。”
明浩见这位姐姐这般说话,感觉很有趣,马上看向黄叶:“这位姐姐,你在哪里住?”
明红给月儿一个眼神,月儿带着明浩到一边去玩,不再打扰众人。
黄叶朝明浩喊道:“姐姐来自峨眉山。”
子午一听峨眉山,顿时诧异万分:“峨眉山!姑娘莫非峨眉派弟子?”
余下也愣了愣,笑道:“姑娘果然来自峨眉山?”
普安叹道:“听家师说过峨眉山,峨眉山有一个明月师太。”
武连补充道:“还有一个净水师太!”
明红见黄叶大吃一惊,就问道:“莫非姑娘认识?”
黄叶难知这些人的底细,心想不可推心置腹,故而装傻充愣道:“我在峨眉山下住,听说过,可不认识。”
子午见黄叶说的诚恳就信以为真,马上追问:“峨眉山下,是个什么所在?”
余下也问道:“听说苏东坡是眉州眉山人,成都到眉州远,还是成都到峨眉山远?”
普安好奇道:“峨眉山与青城山,何处更名扬天下?”
武连叹道:“峨眉山的猴子听说比终南山更有灵性。”
明红见四人一口气问了四个,就笑道:“你们累不累,问这样许多,你们让人家姑娘如何作答?”
黄叶微微一笑,马上道:“我一一作答,让你们清楚明白。峨眉山下是世外桃源,有个大学问家叫做陶渊明,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世外桃源》,大概说的就是峨眉山下。成都到峨眉山,必经眉州。峨眉山自李唐以来,佛家就独步天下了。正所谓,问道青城山,拜佛峨眉山。峨眉山的猴子是天下人间最聪明过人的。你们这下可明白了?”
子午道:“什么《世外桃源》,分明是《桃花源记》。不过这世外桃源四个字的确来自这《桃花源记》一文。”
余下笑道:“陶渊明这人可是第一个田园诗人,他有一句话,叫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最爱这一句,妙不可言。”
普安纳闷道:“这‘悠然见南山’说的是哪里,你们可知?”不觉看向众人。
武连道:“我知道,是终南山了。”
黄叶一脸茫然,不知众人的咬文嚼字,只是微微一笑。
明红笑道:“这《桃花源记》名扬天下,我还记得这篇文章。”马上吟诵开来: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黄叶听了明红的滔滔不绝,马上甘拜下风,来到明红面前,赞不绝口道:“明红姑娘,你真厉害,居然会这个?我听说有人背诗,没听说有人背文章,而且这样朗朗上口。你真是太厉害了,我可不会这个,我就会舞剑。”说着握了握腰间的剑,微微一笑。
子午这下对黄叶算是有所了解了,原来这黄叶是个会点武功,还身手不凡的姑娘,不过好似对舞文弄墨没什么兴趣,想到这里,马上乐道:“没事,我们也是马马虎虎。”
余下听明红吟诵陶渊明的文章如此饱含深情,顿时赞不绝口:“听明红吟诵《桃花源记》倍感身临其境,真是妙不可言。”
普安叹道:“我也喜欢陶渊明的诗,欧阳修也曾夸赞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武连介绍道:“苏东坡也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