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其他演员一听,也是一愣之后,心里发堵。
本来林雪梅这大好前途,眼瞅着一步就怎么突然冒出一篇报纸的反对的文章?真是节外生枝。
柳如一看大家的脸色,都对这事产生了疑虑,脸上露出自得之色:“张团长,您看,要不要重新考虑一下人选?”
对于柳如这种做派,大家都忍不住皱了眉头。虽然说这些年也领教了她这副嘴脸,可这吃相,也太难看了点。
又为林雪梅暗暗叹息一声,难道能因为这张报纸,丢了这个机会?忍不住瞟一眼林雪梅的表情,见她一脸的气定神闲,透着胸有成竹。年纪轻轻的,倒是让人看不透。
张团长被柳如点名逼着表态,沉吟一下没等答话,王凯先说了话:“柳老师,您说的不对。”
柳如冷了脸。
最近几天也真是流年不利,小辈们进团才没几天,一个两个的挑战她,不把她放在眼里了。
她一挑眉:“你说说?”
王凯面带微笑,侃侃而谈:“舆论这个战场,要想引起轰动,首先要有吸引眼球的劲爆点。平平无奇的夸奖,反而不如引发争议。你说东,他说西,最大程度的,能引起人的好奇心。”
刘利民脑子快,王凯一说,他就明白了,马上接了话:“小王说的对!看到这篇文章,本来不想看电视比赛的,是不是也忍不住,要去看看?”
平时刘利民自然是有拥趸的,哪能不及时跟上节奏?
七嘴八舌附和他:“对,都得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张团长满脸带笑,听完大家的议论:“听完大家的发言,我赞成王凯的看法。就像我们说相声的,讲究三翻四抖,是不是差不多一个意思。”
大家一听,这事儿有定论了,不用再争了。
林雪梅和唐文竹,分别带着胜利的笑意,往柳如和郭可云师徒的脸上,看了一眼。
柳如和郭可云,又输了个彻底,根本就没敢再抬头。
散会之后,唐文竹走在前面,林雪梅跟王凯走在最后,一起出了文工团的大门口。
林雪梅悄悄问一句王凯:“报纸上的这篇文章,你写的?”
王凯脸上一个惊讶的微笑:“你怎么知道?”
关于林雪梅怎么知道的,她如果当真解释的话,需要说的话有点多。
策划和营销,她都干过。她也制造过媒体爆款话题,是个值高薪的本事。当时她跟艺人团队沟通的时候,强调一句话,黑红也是红,先红起来再说。
三句话都是重点,都是干货。但是哪句,也不能跟王凯说。
为了转移话题,她反问一句:“你是提前准备好稿子,递到报社去的吧?”
王凯微笑:“我看你彩排的时候,稿子就写好了。不然哪能来得及?”
林雪梅通过反问,转移话题成功,那就继续反问,也是一份真实的好奇:“这套营销的办法,你是从哪学来的?”
王凯回答得言简意赅:“我在学校的时候,看过一本西方翻译过来的传媒学。”
林雪梅又一个意外:“你是大学毕业生?”
王凯点点头:“京都广播学院毕业的。”
林雪梅再次刮目相看。他毕业的院校后来改名叫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届的清北。
两个人往前走,迎面差点撞上一个人。
林雪梅抬眼一看,陆恒。
双方简单打过招呼之后,林雪梅跟陆恒转了身,并肩往车旁边走。
等坐上了车后座,林雪梅发现,自己被审视了。
林雪梅没有问,错开眼,开始思考他这么看她的原因。后知后觉地,她发觉陆恒每次见到王凯之后,眼神都透着有点怪。
她还没等想明白,陆恒先说了话:“你今天是不是干了一件大事?”
林雪梅心里一划算,不知道他指的哪件事,索性自己先交代一件:“王凯在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写我的。你看见了?”
陆恒一听,自己老婆上报纸了?
这还真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