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增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譬如已经在进行的地膜技术的可行性试验,以及旱作农业技术等,都可作为试点项目,作为最初批次的试点示范。”
已经在进行的地膜技术可行性试验?
刚刚还气氛怪异的会议室逐渐出现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片刻后没有被阻止,议论的声音愈来愈大,逐渐热烈到了难以遏制的程度。
庞营等人不断朝夏耘这边瞥来视线。
在短暂的迟疑后,突然举手问道:“试点项目的选择是什么标准?正在进行的地膜技术相关试验又是怎么回事?”
研讨会上,夏耘也曾明言,这项技术并非首创。
在国外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国内小规模的研究或许也不在少数。
小规模意味着资金不足,进度缓慢,仅这一点并不足以威胁华北对这项技术的立项。
但如果连军方都有知晓的可行性试验,那这个夏耘,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薛彩云回答,“院军合作只是一个现阶段的概念设想,是否可行需要在后续的正式座谈会上进行确立。”
“试点项目的选择标准,自然也有待讨论。”
“至于地膜技术……”她停顿一下,“不仅仅是地膜技术,院军合作旨在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推进农业发展。”
“如果在后续的考察之中,有已在进行的项目入选,军方建议沿用此前的实验方案,继续由项目初创团队进行实验任务,而并非移交华科院的各位专家。”
科研方面的人才在十年前,尽数聚集于华科院以及下设各地的研究中心中,哪怕是在学术被遏制的十年后,也依旧如此。
军方内部纵然有像孙老一般的,也终究是少数。
但少数并不代表着成果能被任意剥夺,至少在已有项目之上,院军合作更偏向于以基地为主,华科院配合的方针。
但夏耘总觉得哪里不对。
“以地膜技术为例。”就在这时,薛彩云突然道:“如若项目顺利入选,将以现下正在进行项目的兰城基地牵头,保留本基地的研究团队。”
“军区方面仅提供资金,各位专家则是有选择性地提供技术支持。”
兰城基地?
夏耘脸色微变,终于听出了哪里不对。
此前和在安城基地的沟通中,虽说她从没和许部长明确说过,请求基地帮忙的原因是什么,但这本就是互利共赢的主意。
她提出院军合作,初衷也是想要尽力争取资源,将这个项目留在本基地。
安城基地的条件有限,更多的小基地也同样如此,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支持,还有来自首都的人才补充。
在获得技术支持后,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能有提升,满足基地自身需求的同时,还能在未来快速拉动农业发展。
因此无论是许部长还是孙老,如果采纳她的设想,都不可能摒弃华科院的助力,强硬地提出以基地为主的合作要求。
毕竟什么原有研究团队,连人手都不够,又是哪里来的原有研究团队?
更何况……夏耘不知想到了什么,眉头一时间越皱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