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不愿意的成了赵岚一家人。
夏耘得知这里头的纠缠后,生怕茉莉受到什么影响,让秦屿亲自送她去学校。
夏耘自己报到说不上是轻车熟路,但总归也有前世的经验,历了一番不算波折的波折,很快完美解决。
考虑到拿着行李不方便去找梁老,在报到结束后,她还是先去了宿舍。
华北作为重抓学术的试点学校,农业、心理,包括后续到位的一些教授所属专业,也都是和军队后勤有所关联的试点专业。
虽然同样所属后勤学院,但除了部分非军籍人员,其他的都是各部队优秀干部,不乏一些世代从军的。
夏耘原本担心自己和那些出身军营的士官相处会有困难,也怕碰到大院里头,像是杨沁一样的麻烦。
但到了宿舍一看,一宿舍六个人,没一个是深造的士官。
她到的时候中间的空地上已经摆满了行李。
她一进宿舍,几道视线齐刷刷地投过来,一时间没人说话,夏耘微挑了挑眉,主动出声介绍了自己。
或许是有了第一个开头的,本来有些尴尬沉默的宿舍逐渐热闹起来。
一边收拾行李一边介绍完,夏耘才知道除了她以外,这几位全是烈士家属,特殊政策入学的。
当然,特殊政策不代表没有条件限制。
五位女同志来自天南海北,但无一例外,都是本身拥有高中学历,在大队或是单位表现优异,且有特殊意向从军入伍的。
大家一边聊着天,一边也在摸清往后三年,要一同生活的室友性情如何。
“可惜不能带着孩子一同来上学。”宿舍年纪最大的是从冀州来的何念。
夏耘本身不太清楚这个年代的政策。
或许是当下的工农兵学制较短,也或许是华北本身的性质,以及作为试点的重要性,带着孩子上学这件事并不被允许。
“何姐看着这么年轻,居然已经结婚了?”孔湘君有些吃惊。
何念笑着道:“不是我的孩子,我哥牺牲在边防了,嫂子没能承受得住这事,也跟着一起去了,留下了个小孩儿,都已经八岁了。”
“我来首都念书,他总不能跟着,也幸亏已经上学,就让我老娘去了县里,帮忙着带一段时间。”
“那何姐毕业了是想分配回原籍部队吗?”夏耘突然发问。
何念愣了愣,想了一会才道:“不,我想去我哥牺牲的地方。”
“他和嫂子都死在那里,我要过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让我哥宁愿把爸妈抛下,也要牺牲在那里。”
话题到此为止。
宿舍里的几人都有些唏嘘,更多的是想到了和自己亲人相关的事情,气氛一时间沉默下来。
看来在这个宿舍,往后要尽量避免谈论到这些事。
夏耘暗暗告诫自己,帮着收拾好了东西,就准备去找一趟梁老教授。
其余的几人也想着要熟悉一下学校,一同出了门。
开学第一日是报到日,新生还没见过教员或者老师,对于后勤特殊试点专业的纪律要求也并不知晓。
学校里哪怕是上两级的学生,也并未遵守两人成行、三人成列的固有纪律。
几人对于军校原本的忐忑,在这种不算紧张的气氛中被冲淡。
然而正是闲聊着的时候,路突然被人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