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素鸡肉的水分就晾干了,她拿起尝了一口,感觉味道似乎有些淡。
身旁的赵氏也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微微皱起眉头,说道:“是有些淡了,不过也没关系,等你小炒或者炖菜的时候,再放些盐不就好了?”
也罢,等她下次再多放些盐当做咸菜。
她制作鸡肉糜的功夫,身后的老三就已经把鸡肉串好了,还把蘑菇和馒头规规整整的切成片状,如数串进竹签。
角落里的赵老二也光着个膀子,左手拿着木条,右手紧握住把锋利的菜刀,手中削着竹签。
来酒楼的人比之前摊位的多多了,那些竹签根本就不够用的,必须得再去多做些才行。
晌午的酒楼显然安静了许多,只有三五桌零星的食客来吃凉皮,用不上两刻钟便离开了。
赵玉兰趁着没人的空档,辗转来到摊位,才发现那些晌午吃饭的食客,也明显比过去要稀少了许多。
她走到赵金丰身旁,询问着情况。
“清早的人少了很多,卖的也略少了些,豆浆还剩了大半。”
她走到温鼎旁边,搅动着剩下的半锅豆浆。
酒楼的豆腐脑和豆浆早就一扫而空了,而摊位却剩下了如此之多。
客流都被酒楼所瓜分走。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某些方法和思维是错的。
如果是摊位,两家相对可以摆放同样的物品,价钱一家高一家低,有人会贪便宜,也有人会好奇贵的究竟有多好吃,从而选择不同的商家。
无论选择谁家,钱都落到自己手里。
可酒楼和摊位体系不同,自然不一样。
“这两日你先就这样卖着,等我回去好好思考一番,看看研究些新菜式,尽量把豆浆和豆腐脑的客户再甩给你。”
“我也是初次做食品类的生意,哪里若是不对了,或者摊位有什么和以往不同的,你都随时告诉我,我再调整。”
有了她这句话,赵金丰紧皱了一早上的眉头终于松开。
他甚至还以为,自己哪里说的不对,才让这些豆浆没卖完,心里可算踏实了。
“对了,你家我婶子啥时候接过来?反正摊位顾客人也不多,我让老三媳妇过来帮你,你现在就回去,快马加鞭把她接过来,要不这马车用上了,接人该麻烦了。”
赵金丰立刻点头,东西早就收拾好了,就差自己把娘接过来了。
“那我立刻回去,你记得让赵良跟你一起过来,他把马车牵走,方便送货。”
赵玉兰又不放心的嘱咐了一嘴后,这才快步离开。
刘氏也放下手中的活,目送赵金丰快马加鞭一路扬长而去。
未时的酒楼空荡荡的,并没有客人。烈阳炙烤着地面,强光刺眼夺目,让人不禁眯起眼睛。
赵玉兰坐在门槛旁边,双手托着下巴,愁眉不展的在想着早餐的事情,殊不知娘站在自己身后,正抬起衣袖为自己遮蔽烈日。
“你这丫头,怎么不见得开心?”
自从大女儿被休妻后,性格大变不说,整日都没有闲着的时候,要么是背着竹筐,要么就是推着木板车,看着都叫人觉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