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收买人心吗?”
“算是人情关系,吃人嘴短,日后能多听你的。”
“听你的。”
七七八八地聊了不少事,忽地一阵急促脚步声传来,俩人一块抬头。
县府的罗捕头飞快走进来,脸上还有新添的伤口。
“县令,属下幸不辱命,闲云观的相关人等,一个不差全带回来了!”
罗捕头兴奋道:“他们在路上就忍不住交代犯案的事,想着先说出来能减罪。”
姜宁和卫长昀站起来,绕过桌案往前走。
“全都抓回来了?”
“是!”
“另一边李家怎么样?”
“我们回来的时候正巧碰上,他们还早一点,现在李炳珩已经抓回来!”
卫长昀松了口气,只要人都抓回来就好,后面可以慢慢审。
只要熬得住,迟早会招的。
卫长昀道:“闲云观那些孩子呢?”
罗捕头迟疑了会儿,“那些孩子是孤儿,年纪在五岁到十一二岁,我们问了一些,他们大多都答不上来,就说和家里人走散,或者是被人拐走,然后就到了寺里,给他们吃的和住的,平日就干一些杂活,不过——”
“有一个年纪大点的和我们说,观里一旦超过十四岁,就会被送走,送去哪里谁都不知道。”
十四岁?
卫长昀皱起眉,下意识觉得不对劲。
旁边姜宁反应得快,一下想到了那些少年的去处,“惠安县周围的其他城镇去寻,尤其是卖小倌的地方,顺藤摸瓜,应该能查到他们的下落。”
卫长昀立即道:“十四岁这个年纪,确实太巧了。”
“罗捕头,你是县府的捕头,又熟悉惠安县外的地方,这是我的腰牌你拿上。”
扯下腰间的令牌,“如果我们审出什么,那你们就直接过去,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天一亮,烦请你再带两个人,赶往最近的县府、城镇,务必请当地协助,查清那些孩子的下落。”
罗捕头三十出头,家里就有两个十来岁的孩子。
哪能听不出二人话里的意思,气道:“这帮该死的畜生,能干出这种事来。”
“县令放心,天一亮,不管问不问得出什么,我立即带人去。”
卫长昀朝他点头,快步往外走时,就看到马县丞来了。
视线对上,心里便有了数。
正要跟马县丞一起去牢房审人,卫长昀忽地停下,看向姜宁。
姜宁提着食盒,向马县丞颔首示意,“连夜提审,趁着他还未回过神,说不定能多套出点线索。”
又放轻了声音,对着他道:“我回家中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