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去抓旁边的叶子,一点也闲不下来。
自从有了幼安后,姜宁神奇地又长了点个子,看上去瘦瘦高高一个人,半点不像成亲生子了的。
初到县府时,去外面闲逛,还有姑娘和哥儿身边的随从打听他是否婚配。
“爹爹,好、好香。”
幼安抱住姜宁脖子,蹭了蹭,“爹爹,好!”
姜宁弯唇一笑,十分受用。
亲生的,就是不一样。
-
“娘那么精打细算,也是为了过好日子。”
卫长昀合上公文,走至床边,“所以,算清楚咱们有多少家底了吗?”
姜宁抬起头,比了一个数,“差不多有这些。”
要是算上在小河村的田产,可就不止了。
卫长昀握住他的手指,一根根按回去,“可以买下当初的揽月楼了。”
姜宁挑了挑眉,“可不止。”
“还能买一间宅子,当然,不是金陵城内的。”
卫长昀坐在床边,和他一块把银票理好,又把日常用的银锭、碎银、铜板一一归类。
“如今住在县衙内,不用每月付房租,不过若你要添什么东西,并无公文管束,不可以添置。”
“住进来都要有一个月了,该置办的都置办齐全了。”姜宁手撑在膝盖上,瞥眼屏风旁的小床,“反倒是衙门那边,给下边人的月俸,可不能少,该什么时候发便什么时候发。”
“你是担心朝廷才遇到变故,发不起俸禄吗?”
卫长昀不是阴阳怪气,而是认真思考姜宁说的问题,“我也有过担心。”
大燕一直都算得上国力强盛,又是立足中原,江南鱼米之乡,赋税向来不低。
各地州府的俸银便是从其中抽取,然后再充入国库。
“这一阵我打听了下,岭南虽靠海,可大多数渔民还停留在捕鱼为生的阶段,往来贸易还不如江南多。”
姜宁道:“江南亦有靠海的地方,但那边的百姓,靠海吃海是一回事,但更多是以丝织、烧瓷这些货物往来,更有茶叶这些。”
卫长昀把东西放回柜子里,扣上锁。
“你是想发展商贸?”
姜宁点头,“我自己不做这个生意,毕竟人只能占一头,但我在书里看过,岭南这边盛产香药和珠宝,比如南珠、沉香、珊瑚、金银器具这些,还有水果品类也多。”
这些可都是一门生意,要是做好了,不只往内走,还能外销。
“惠安县不是直接临海,但距离码头却不远,运送方便的。”
卫长昀接过他的话,“此事还得从长计议,不过,有一事可以跟你说。”
姜宁啊了声,不解地看卫长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