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帮朝廷安邦定国,出身可以不论。”
王曾皱着眉头道:“此举只能弥补一部分低级官员的缺失,却弥补不了中层官员和一些地方大吏。
此次被罢黜的知府足足有五人。
朝中官员被你杀了不少,如今各个衙门都缺人,根本没有外派的可能。
地方上也没有合理的人手补充。
你要扶韩琦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一府之尊,老夫也捏着鼻子认了。
可人还是不够。”
寇季思量着道:“将地方上的监察暂时扶正,弥补一下地方上的主官缺失。两府、三州、四县,设立三级巡查,弥补监察上的缺失。
如此一来,应该能挤出不少官员。”
王曾沉吟着道:“地方上监察不利,容易出现祸端。”
寇季道:“暂时让武德司的人涉入监察。”
王曾瞪起眼,“武德司一群走狗,怎么能涉入地方监察?那群人为了立功,什么事情都敢干,更没有底线。”
寇季翻了个白眼,“你以为你不准许他们涉入监察,他们就不监察了?”
王曾吹胡子瞪眼的道:“那能一样吗?他们居于幕后,就是一群走狗。我们随时随地可以打断他们的狗腿。
但是他们走到了台前,就是一群狼,随时随地能吃人。
一群没有底线的走狗大行其道,对我大宋危害十分大。”
寇季坦言道:“是急从权,等到朝廷不缺官员用了,就将他们赶回幕后。”
王曾沉声道:“怕就怕请神容易送神难。那群走狗耍起了阴险手段,什么事情都敢做。栽赃陷害、刺王杀驾,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一旦得势,你就是最危险的那个。”,!
和赵祯与其说是修订商律,不如说是再造商律。
寇季自己在府上研究了些时日,又去政事堂和户部的官员,以及已经暴露出的税务司的司使范仲淹研究了多日。
最终开始起草起了新的商律。
值得一提的是,王曾虽然嘴硬,但最终还是乖乖的跑到了刑部去出任刑部尚书。
他的参知政事的职位仍旧被保留着,但他却再也没有到过政事堂,政事堂成了寇季一人的一言堂。
随着寇季起草起了商律,汴京城的动荡终于归于了平静。
除了一部分官员被斩,朝堂彻底沦为了赵祯和寇季二人说话的地方外,并没有其他变化。
如今满朝文武都夹着尾巴做人,寇季和赵祯说的话,无人不应。
汴京城是平静了。
可地方上的动荡才刚刚开始。
随着赵祯的铁律不断的向地方上扩散,地方上的官员和豪门大户毅然决然的奋起反抗。
他们根本不在乎反抗赵祯的后果。
因为以前的种种经验表明,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反抗朝廷,最终服软的就是朝廷。
但是,他们显然没有明确的意识到现如今的朝廷,已经跟以前大大的不同。
现如今的朝廷不会跟他们妥协。
他们想借着谣言煽动百姓闹事。
这是他们惯用的把戏。
百姓们经常会因为他们放出去的谣言,帮他们做许多事情。
比如聚众闹事、暴起伤人、亦或者造反。
他们知道了朝廷政令以后,快速的放出去了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