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完了话以后,赵絮就气哼哼的离开了。
寇季望着赵絮离开的背影,淡然一笑。
待到赵絮走远了以后,寇季嘟囔了一句,“按理说包拯每个月上门一次,几乎成了一个规矩,如今两个月都没上门了,确实有点不正常。”
“管家?”
“老爷有何吩咐……”
“去包府上看看,看看那个小子是不是在花天酒地。”
“老爷说笑了,包侍郎吃块肉都舍不得,怎么可能舍得花天酒地呢。”
“让你去你就去,哪来那么多废话?”
“小人该死,小人这就去。”
“……”
管家匆匆的离开了竹院,一个时辰后返回了竹院,到了寇季书房,向寇季禀报。
“老爷,包侍郎府上堆满了公文,如今正在府上没日没夜的处理公文呢。”
寇季微微皱眉,“按理说他已经是一部侍郎了,不应该这么忙才对。你没问问,都是什么公文?”
管家弯着腰道:“回老爷,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陈年旧案的卷宗。”
“十几二十年前?”
“对,小人打听了一下,刑部尚书韩阳觉得包侍郎喜欢处理陈年旧案,就将十几二十年前的陈年旧案的卷宗交给了包侍郎,让他核查。”,!
br>寇季笑着道:“他们可能在朝堂上会羸弱一些,但是他们撂挑子以后,你们谁也拦不住。”
范仲淹沉声道:“所以不能压榨,更不能欺辱,只能秉公处置。”
寇季笑着点点头。
范仲淹抱拳道:“学生明白了……”
寇季摆了摆手,让范仲淹离去。
范仲淹离去以后,寇季就丢下了狄咏、赵泽、苏轼三个人自己玩,他独自一人回到了书房。
朝堂的权力构架,是寇季思考的时间最长的一个问题。
寇季起出想着用明朝的内阁制度。
内阁制度算是封建王朝中,相对完善的一个制度。
远比大宋如今用的制度强。
但内阁制度也存在着弊端。
所以寇季最终还是放弃了。
随后寇季又想到过君主立宪制。
但考虑到皇家不可能交出大权,他也不愿意和赵祯刀兵相见,所以也放弃了。
至于赵祯死后,借着赵祯儿子推行君主立宪制,寇季根本没有想过。
因为寇季没有把握能够活得过赵祯。
赵祯比他年龄小,身子骨还比他硬朗,他又不是历史中的人物,可以预知自己的寿数,所以他没办法在这上面赌。
所以寇季放弃了君主立宪制。
然后又想到了三权分立。
但是西方人提出的行政、立法、司法的三权分立,并不适用于如今的大宋。
更重要的是,西方人实了三权分立多年,并没有真正的实现三权分立,三权之间相互渗透十分严重。
所以寇季考虑了许久,最终结合着大宋的实情,制定出了一套以政、财、军三权为主的三三制三权分立。
权力的最顶端,自然是皇帝。